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金融是经济的灵魂,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对于“三农问题”的缓解或者解决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有把握说,农村金融问题的产生是农村深层次问题的表象,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其发展方向和解决对于农村问题的解决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农村非正式金融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逻辑,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对农村金融总量、人均金融持有量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在于对这些数字背后的制度进行分析.如果能从这些角度对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进行深入地分析的话,就能将我们对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乃至农村社会的认识推向更深的层次. 二、研究的方法论 纵观以往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研究,其着眼点往往放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具体表现上,往往倾向于依靠传统理论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处理搜集来的数据,最后经过一番演算得出结论.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它没有深入审核模型适用的前提、没有将一些重要变量纳入模型、缺乏准确可信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价值. 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是从制度层面上展开的.因此在方法论上主要运用归纳法部分地取代演绎和实证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动态的,处于演变中而不是具有基本一致的特性;是对长期的发展趋向进行考察,而不局限于短期均衡的考虑,因此使本文获得了超越现代经济学理论界限、更加贴近事实的优势.这是本文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突破,希望藉此对研究我国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基于上述说明,本文正文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文本文的分析作出铺垫,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两个子部分.第一章首先提出所要分析的问题,这主要是对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进行一个初步的界定,然后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最后说明本文分析的逻辑顺序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主要进行理论综述.研究农村经济和金融的文献浩如烟海,本文的研究既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又有自身的若干突破.因此,一方面本文要梳理前人的理论以便为本文的论证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本文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因此需要进行理论前提的阐述.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三个子部分,构成本文分析的主体.第三章主要为本文的分析安排一个舞台——这包括对我国农村制度演进的背景、特性、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的说明,并且简要介绍农村金融制度演进舞台上的三位演员——国家、中间层和农民.在这一章里,首先分析我国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所具有的制度气质——以家庭、宗族为单位而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以个人为单位;之后提出我国的社会实际上并不是传统大家所认为的“封建制”,而是一种君主专制的“后封建制”,这构成展开分析的基础,也是中国的封建制不同于西方封建制的根本所在;最后勾勒问题的本质——为什么微观层面上诚实守信的农民会在国家眼中成为亏损的源头,为什么国家大多数主观意愿良好的政策措施给农民带来的却往往是伤害.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农村金融的症结所在. 第四章开始描述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客观原因,说明在制度层面上农村非正式金融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主要包括对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分析、农村金融所具有的财政性质分析、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分析、成本和风险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市场分割以及社会资本分析部分. 第五章是关于农村金融三大主体——国家、中间层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的行为、农民的行为和中间层的行为三大部分.在对国家行为进行的分析中,主要分析了国家行为的传统模式、建国以来实施的赶超战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化进程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在对农民行为进行的分析中,主要分析了农民的理性、借贷行为的深层影响因素以及农民的对策——非正式金融的大行其道.在对中间层的行为进行的分析中,主要分析了中间层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情势下所起到的作用。 第三部分则是尾声——第六章给出的政策建议.在第六章中,本文提出面对上述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在正式金融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安排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一方面是正式金融安排的失灵,另一方面非正式金融安排却受到了挤压,其结果必然是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够适应“三农”的需求.既有的分析已经表明,解决的途径应该分为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在国家层面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贷款体系、税费财政机制、大力加强农村信用社体系的建设.在民众层面,则是把握住市场化方向,通过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总而言之,寻找非正式金融存在、发展的深层规律,然后顺应其自身的发展态势,呵护而不是压制其生长,才是解决非正式金融中存在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