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生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中存在着纳米气泡的提出源于研究两个疏水固体浸入水中时存在着的长程引力。而最先获得的纳米气泡的图像来自于扫描电镜,称为原子力显微镜的轻敲模式(在不断振动的悬臂上粘附着一个传统的AFM探针并浸入水中对样品进行扫描),因为AFM的接触模式探针与样品间的作用力太大而不适合对软的物质进行成像。从那以后,纳米气泡在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用AFM对纳米气泡进行成像,通常使用较为平整的基底,包括:高序热解石墨(HOPG),云母,金,聚苯乙烯薄膜,以及修饰过的硅。而为了在这些基底上产生纳米气泡,应用了以下方法:直接浸渍法,两种溶剂替换以及快速加热,电化学法等。其中,醇水替换被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能在不同的基底上产生大量纳米气泡的重复性好的方法。同样,也能使用其它有机溶剂与水替换来产生纳米气泡。然而,有机溶剂与水的替换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这种方法不能应用在一些重要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基底上,例如有机涂料或生物膜。在纳米气泡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一定的基底上生成足够多的纳米气泡。醇水替换能够生成纳米气泡是因为乙醇中含有的溶解气体比水中的溶解气体多。然而这一机制是否也适用于水与含溶解气体低于水的液体替换却并不知道,如水与盐溶液的替换。在本论文中,主要在HOPG表面应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替换水,发现水-盐水替换确实能生成纳米气泡。即使与水替换的盐的浓度低到0.15M也同样能生成纳米气泡,且得到的纳米气泡随所使用的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所用的盐的浓度高于2.00M时,所得以的纳米气泡的密度基本保持不变。且纳米气泡的一些性质,如能够合并,接触角为164°左右等性质与其他研究者所到的纳米气泡的性质一致。实验还证实了纳米气泡能存在于乙醇中,之前认为纳米气泡只能存在于水中。此外,还发现把新解离的HOPG在空气中搁置一段时间后浸入水中就能产生纳米气泡,气泡的量随搁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应用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对纳米气泡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证实存在纳米气泡。
其他文献
纳米气泡最早是在研究当两个疏水物体浸入液体中的疏水长程引力(LRHAF)的作用机制中发现的。自从Blake和Kitchener两人第一次做这个实验以来并提出LRHAF的机制,对这个机制的争论
碳气凝胶是具有纳米级连续多孔、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的新型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等特性,是制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文献报道显示碳气凝胶的制备所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而且碳气凝胶的制备常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实验风险大,制备成本高,导致碳气凝胶的生产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在碳气凝胶的制备中,通过在间苯二酚、甲醛原料中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