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商业区(RBD)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能够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双重游憩需求的新型游憩空间,游憩商业区(RBD)在各地不断兴起,已成为除主要的景区景点外旅游者涉足较多的区域。与此同时,各旅游地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旅游地大打形象牌,形象已经成为能否成功吸引旅游者到访的关键性要素。RBD的开发建设往往涉及到政府、居民、游客等各方,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必然涉及到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试图以“旅游目的地形象(TDI)”作为切入点去探讨游憩商业区对旅游目的地在形象这一维度上的具体影响。通过对RBD和TDI相关理论的文献回顾发现,将RBD视为旅游吸引物是RBD研究的新视角,相关研究已经提出RBD会对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产生影响,但均是描述性分析,尚无实证研究。已有研究得出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子之一,RBD这一特殊的吸引物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到底有何影响,程度如何,尚无相关研究。基于此,提出本文研究假设:RBD的游览功能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中与其相关部分的感知有正向显著影响。本文选择杭州市河坊街、南宋御街一带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研、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实地观测等方法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论认为:(1)游览过RBD的游客比未游览过RBD的游客对目的地形象中与RBD自身相关的形象感知更加明显;知道且游览RBD的游客比知道但未游览过RBD的游客对口的地形象中与RBD自身相关的形象感知更加明显;游客游览RBD之后比游览RBD之前对目的地形象中与RBD自身相关的形象感知更加明显。(2)不同的游览动机和不同的获取RBD的信息来源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具有不同的分布,但整体上集中于某些大众化形象,差异并不十分显著。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与RBD对TDI的影响有相关关系,而职业与该影响无显著相关关系。(3)绝大多数当地居民认为,RBD的兴建会对目的地的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RBD已逐渐成为目的地的新地标和当地居民以及外地旅游者的新去处。本文以单个具体游憩商业区——杭州河坊街、南宋御街一带为例,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对游憩商业区与目的地旅游形象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丰富了游憩商业区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在实践方而,能够为众多致力于打造游憩商业区的旅游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未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问题:本文所选案例地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后续研究应选择多个不同类型案例地进行对比研究,增加结论的可信度和普遍性;本文虽得出RBD对TDI的正向显著影响作用,但对该影响的机制和原理并未涉及,今后可尝试进行细致研究。
其他文献
和A股市场连番回调、大多数个股一蹶不振的景象截然不同,H股现在可谓春风得意:上周五,恒生指数收盘首次突破30000点;本周,受香港本地地产股、中资电信股、石油股以及金融股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央空调行业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实力,成为当前远
驰名商标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价值常常会远超过企业的有形财产,也是国家应当大力加以保护的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并不影响其驰名的客观事实和作为驰名商标的重要意义。不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遗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
承德,闻名全国的避暑胜地,外八庙、棒棰山、坝上草原、雾灵山峰,多少人被她所吸引,为她而动情。然而,在经济上这里却是河北省有名的贫困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发展农业潜力有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由此就催生了我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产业,并且仍将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因此,作为医疗健康产业关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的土地征收规模也逐渐增大,同时所面临的征收问题也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则直指土地征收相关法律制度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考虑到法国是一个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的一个热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句子的修饰。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
目的:测定42种中药注射剂中吐温80的含量.方法:硫氰酸钴铵和薄层层析两种方法结合定性判定中药注射剂是否含有吐温80,分光度度比色法测定吐温80的含量.结果:鱼腥草注射液等15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但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