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治通宝(1644-1661)是清军入关后铸行的第一种制钱,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顺治钱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品类多样性。本文从文物研究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实物研究经验与钱币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围绕对顺治钱历史价值的解读、利用、保护为主线,进行一次跨学科综合性专题研究,旨在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清初历史研究提供资料的同时,尝试性地从学科的角度对钱币研究与辨伪方法进行诠释及优化创新,为钱币文物的产学研用提供范例。本文第一章以回答顺治钱式不断变化的内在原因为主要目的,选择以钱式变化的时间节点为线索,将顺治钱铸行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充分利用档案与文献记录,分别对每个时期不断变化的政治局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铸币利润、货币危机与应对策略进行动态观察,对顺治钱的名目价值与钱重之间的关系、政府垄断铸币权并施行税收驱动货币政策的意义,及铸币防伪技术对货币运行的重要影响等问题提出新思考,力求在还原顺治钱铸行与演变历史的同时,深入挖掘钱币文物的历史价值。本文第二章围绕顺治钱的产地与铸期的研究。确定一枚钱币的铸造时间和产地直接关系到文物价值利用的科学依据。以“清三通”为代表的乾隆官修文献对探究顺治时期各地钱局的开设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但文献记录前后矛盾、讹载的问题甚为普遍,且负面影响颇多。文章将立足实物发现、结合档案与相关历史事件,对顺治时期的27个钱局铸造过程进行逐一整理,在突出钱币文物正史、证史、补史作用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对如何客观评价清代官修史料提出了思考。对于具体钱币品类,文章以实物发现情况为基础,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科技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力求在基本完善对主要品种铸期与产地考证的同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证据链的形式来诠释钱币文物的科学内涵。本文第三章围绕顺治钱收藏市场变化和现代钱币制伪问题。作为文物,交易价格是钱币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货币体现,也是认识古钱币的另一种直观的方式。本文对2010年至2019年顺治钱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的拍卖成交记录进行连续观察,并进行大致分析,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收藏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现实意义。随着钱币收藏的升温,赝品,尤其是高仿赝品的泛滥成为如今面临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对顺治钱伪品数量和类型的统计,揭示了近年来伪品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收藏与研究所带来的危害。为了理性认识伪品的发展规律,本文从技术角度将伪作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分期与总结。对于现代新近出现的高仿伪品,文章立足于辨伪实践经验与信息积累,结合对制伪方法的认识,对具有显著现代科技制伪特征的“真钱版精铸型高仿伪品”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阐释了依赖于感官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传统辨伪方法的局限性,为优化寻找突破口。本文第四章探讨科技检测技术在顺治钱辨伪中的应用。辨伪是对钱币文物历史价值的保护,但仅依赖于感官使得传统辨伪方法难以对钱币制伪形成技术壁垒,辨伪结论的客观性与实证性也难以保障。引入科技考古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成熟技术,使辨伪方法多元化势在必行。本文择从钱币合金成分、锈迹化学成分两个新的辨识角度入手,尝试将理论与科学检测技术,如:X射线荧光分析(XRF)、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相结合,用于对新近出现高仿顺治钱的辨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对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加以初步论证,旨在以超越感官的信息提取手段拓展传统眼学边界,在提高辨伪正确率与客观性的同时,也为现代科技与钱币研究的融合与再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第五章围绕顺治钱币数据库的建立。依赖于实践经验是传统辨伪方法的又一特点,但记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往往难以保障。建立钱币伪品综合信息数据库,不但能为辨伪提供可靠的依据,更有助于“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总结制伪规律,从而提高辨伪的整体效能与实证性。随着数据库中伪品记录不断增加,不但可以大幅度压缩伪品的生存空间,也能逐渐降低辨伪对经验和记忆的依赖。本研究基于2015-2021年的七年间对顺治钱伪品的收集整理,初步建立了《顺治钱伪品综合信息数据库》,涵盖已发现的主要伪品类型。对于真币的信息管理,文章立足于多年实物信息的积累,参考国外五家知名钱币数据库(在线)建设经验,建立了全品类、多样本、多信息维度的《顺治钱综合信息数据库》,收录顺治钱样品800枚,涵盖已发现的所有71个品种,320个版式,在满足自身研究与辨伪需求的同时,也为将来钱币文物大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数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