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调控群体生理代谢活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机制。大量研究已表明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和生理代谢功能的发挥往往受群体感应的调控。本研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实验室所分离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2株为假交替单胞菌属;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感应菌检测,发现其中11株假交替单胞菌能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具群体感应潜能;为了探究假交替单胞菌群体感应与生理代谢的相关性,对12株假交替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运动性、生物膜的形成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的群体感应能力和生理代谢特性有差异。测定12株假交替单胞菌的基因组草图,进行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假交替单胞菌存在复杂精细的群体感应信号相应和调控系统。该网络化分层系统包含了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三种典型细菌的群体感应结构。从12株假交替单胞菌中挑选群体感应最强的Pseudoalteromonas sp.T1lg65进行转座子mini-Tn10随机插入突变,构建了2200多个突变株,通过抗性初筛,再根据菌落颜色、大小、形态等表型差异,筛选获得约300株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生变化的突变株。经过七轮传代培养后,发现31株失去产生信号分子能力的突变株稳定性状;经过分子鉴定确定其中14株突变株是由转座子随机插入而导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合成能力的缺失;利用TAIL-PCR技术确定14株突变株中的突变基因,发现突变株T4、T6、T8、T18、T26、T27等6株突变株转座子插入的位点为功能未知蛋白的编码基因;T1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酰基丝氨酸与丝氨酸转运RhtA,其可能与酰基丝氨酸与丝氨酸转运有关;T2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MarR家族转运调节子,T5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TonB,T15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外膜蛋白A前体,T30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右侧起源蛋白,T32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HDOD结构域结合蛋白,T38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荚膜合成蛋白CapB,其与荚膜合成相关的蛋白。T52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线性短杆菌肽合成酶亚基D,T65中转座子插入的位点突变基因为编码VgrG蛋白。通过三亲结合,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合成缺失突变株的突变基因进行回补,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回补菌株均恢复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能力,证明这些突变基因在Pseudoalteromonas sp.T1lg65中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产生起正向调节作用。另外,分析了robP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合成酶基因ahl在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中的相对表达量,证实了robP与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合成存在正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