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从Wistar->SD大鼠肝移植后移植肝脏能否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以及SD->SD大鼠肝移植后能否产生免疫耐受。2、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加一以氯化钆(Gdcl3)阻断供肝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KC)吞噬功能组,测定各组肝脏功能,肝脏细胞间粘附分子(CAMs),细胞因子,CD14的表达,以了解KC的功能状态是否对CAMs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影响。3、从上述各组肝移植,分离移植肝KC,与SD来源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观察处于各组功能状态下的KC在体外对脾淋巴细胞的影响。通过以上三部分实验,试图探索KC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按“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急性排斥反应组(Wistar->SD),免疫耐受组(SD->SD),Gdcl3组(于移植前24小时用Gdcl3 10mg/kg经尾静脉注入供者大鼠体内以阻断供肝KC吞噬功能)。各组于术后5-7天杀死,取血及肝脏标本。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情况;ELISA测定受鼠血浆中TNF-α、TGF-β1、IL-10的变化;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量肝组织中CAMs、CD14的表达情况;TUNEL法测门脉区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探索KC在活体中对肝移植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2、同上述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