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国学龄期儿童空腹血糖水平的现状,探讨儿童血糖与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以及儿童血糖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并消除儿童时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地区1920例(农村1007,城市913)7~13岁儿童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钙;计算身高体重指数(BMI);统一发放并收集调查表,获得儿童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性格及家族史等资料。按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和本次调查95%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分别计算FSG异常检出率。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均数()、标准差(s)用于对FSG分布特征进行描述。不同年龄儿童FSG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若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做两两比较的q检验(SNK法);控制年龄后进行整个年龄段性别间FSG的协方差分析。FSG异常检出率的比较用2 检验。肥胖、血压、血脂、血钙、家庭经济收入、膳食情况、运动量、糖尿病家族史等与血糖的关系,用单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求OR值评价不同年龄段儿童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对血<WP=4>糖升高的危险性大小。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城市和农村的儿童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将城市和农村数据合并。学龄儿童血糖水平呈近似正态分布。儿童总体血糖的均数及95%的参考值范围是4.95(3.73~6.17)mmol/L,其中男孩5.00(3.80~6.20)mmol/L,女孩4.90(3.65~6.15) mmol/L。儿童空腹血糖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 开始明显增长的年龄是12岁(男)和11岁(女)。不同年龄的儿童,其血糖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8岁、9岁与11岁、12岁、13岁儿童血糖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7岁、10岁、11岁与12岁儿童血糖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调整年龄后进行协方差分析,男孩血糖水平高于女孩(F=11.465,P<0.01)。从儿童血糖的变化趋势上看,只有11岁女孩血糖高于男孩,其它年龄儿童血糖均为男孩高于女孩。按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血糖异常标准(≥6.1mmol/L),儿童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2.42%(男2.65%,女2.19%)。经2 检验,男女血糖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本次调查所得95%参考值范围的上限(≥6.17mmol/L)计算异常检出率为1.98%(男2.10%, 女1.86%),经2 检验,男女血糖异常检出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美国标准计算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按本次调查所得95%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得出的异常检出率(P<0.01)。单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儿童空腹血糖与年龄、BMI、SBP、DBP、血钙、TC、疲劳自觉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每周食用奶类、肉类、面条的次数和动物食品的好恶呈<WP=5>正相关(P<0.01,P<0.05);与性别、HDL-C和每天活动时间的多少呈负相关(P<0.01,P<0.05)。糖尿病家族史与儿童血糖无显著相关性(P>.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显著影响学龄儿童空腹血糖的因素是年龄、BMI、SBP、TC、家庭月收入、HDL-C、性别、运动量多少和每周吃甜食的次数。高SBP、TC高和HDL-C低对儿童血糖升高常的危险性大小分别是3.04、4.04、1.94, 说明随着SBP、TC的升高和HDL-C的降低,血糖升高的危险性增大。甜食次数多、活动量少和家庭月收入高对儿童血糖升高的危险性大小分别是2.07、1.78、2.06;超重和肥胖是儿童血糖异常危险性最大的因素(OR=4.16)。可见控制以上这些因素及控制儿童肥胖有助于降低儿童血糖。7至10岁与11至13岁两个年龄段儿童的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7至10岁年龄段中,同时拥有多个危险因素儿童的FSG升高的危险性是拥有一个或零个危险因素儿童的2.44倍,11至13岁年龄段时为1.90倍。 结论:儿童空腹血糖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不同年龄儿童血糖明显不同,男孩血糖高于女孩。男孩与女孩之间血糖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SBP、高TC、低HDL-C、超重和肥胖、甜食次数多、家庭收入高、活动量少的儿童高血糖检出率明显偏高。同时拥有多个危险因素的儿童血糖处于高危水平的危险性明显增大因此,控制儿童肥胖、减少甜食摄入、增加活动量等对降低儿童血糖有重要作用。加强儿童血糖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长期监测,进行健康教育,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WP=6>生活方式,减少和消除导致血糖异常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将有效地防止儿童期糖尿病的发生并降低儿童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对成人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