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历史脉络下的“人——空间”动态关系为主线,分析开平市庆临里由一个华侨村落转变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过程。并以这一历史过程说明,作为一种广义上的物质,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反之,社会也嵌合在空间之中。空间不再是被动的、仅仅是被社会文化形塑的,同时空间也能够形塑社会。空间与人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种互动关系。在历史的脉络下,空间的生产是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或要素共同运作、密不可分,尤其是与人的活动不可分。“人——空间"的动态关系,也随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而发生改变。既有的自然环境为庆临里村落空间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庆临里立村之初,村民严格按照中国风水理念规划整个村落的空间布局,奠定了村落空间的基础,村落空间成为村民宇宙观的象征。而在碉楼、别墅的建筑设计,直至细微之处的装修,受当时社会风潮的影响,当地人以自己的概念图式接纳了各种西式风格的建筑样式。空间由人建构而成,同时空间也是独立自主、并有其内在逻辑的。在村落空间中所体现出的阶序性、血缘性,直接规范着人的日常行为。空间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人们日复一日的日常行为,使人呈现于空间而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巩固并强化了空间秩序和结构。由于文化遗产既是一种政治经济资源,也是身份认同的工具,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庆临里由一个单纯的日常生活空间改造为文化遗产空间。然而,日常生活空间的私有性与遗产空间的公共性具有内在的张力,导致文化遗产改造过程中政府和村民的各种矛盾。而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高度相关性,也使文化遗产空间成为被消费的空间。空间在被消费的过程中,丧失了文化遗产所追求的“本真性”,也异化为资源争夺的场所和当地人权利表述的工具。在空间的变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各种行为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出于实践理性的利益诉求,或出于文化理性的象征诉求,努力在空间建构和改造的过程中施加自己的影响。当文化遗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及其生活方式——离开空间时,文化遗产空间也可能因空间结构的重组而失去其遗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