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兴产业和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开展旅游-经济-环境体系耦合协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19个有效指标来确定安徽省旅游-经济-环境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理论来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平台从不同角度探索2008-2017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环境体系的时空演变多重特性,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在2008-2017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环境体系综合发展水平表明安徽省整体体系的耦合度较高且稳定,耦合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型向良好协调型演变,但子系统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以2012年为分界点,前后分别呈现经济滞后和环境滞后。(2)从时序演变角度分析,子系统两两间的耦合度均在高水平耦合阶段,并且旅游-经济高耦合情况最为明显,说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探究系统趋势性和周期性,结果显示皖中区域协调发展呈上升态势,年增速为1.42%,而皖北区域发展相对缓慢,年增速为0.98%。同时,皖南区域演变周期与安徽整体特性相似,皖中与皖北演变周期相似。(3)从空间演变角度分析,安徽省空间地带性呈现三级分化,以皖中区域耦合协调值为最高值,其次为皖南区域和皖北区域。基于莫兰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安徽省空间集聚性南北较为显著,主要以亳州市为中心形成低值聚集区,以芜湖市为中心形成高值聚集区。空间方向性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上集中,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分散,逐渐趋近于圆。参照相关等级划分,安徽省协调等级在空间上呈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格局。(4)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环境体系未来十年协调发展进行模拟预测,预测精度较好,且数值显示未来整体耦合水平发展将趋向平稳,且以5.2%速率增长,但是要使得各个地级市达到合肥市协调水平仍有一段时间,在未来发展中需结合安徽各地级市特色,发展绿色旅游,刺激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以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