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者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城市空间形式,既有其外在规模即形态上的特殊性,又有其内在质量即功能上的独特性。本文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进行专门探讨,全文包括以下10个部分: 绪论部分为本文的介绍,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 第一章为城市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综述,介绍和归纳了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对城市空间组织的理论探讨、理论模式的构建及其演变,为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首先介绍了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概念和界定标准,接着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历程,然后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探讨,总结了国外大都市区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经验。第三章着重分析二战以后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第四章针对19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大都市区发展的新趋势,首先分析了后郊区化时代的边缘城市现象,接着对全球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大都市区空间重组进行探讨。第五章对中国大城市发展特点、空间组织的演变和优化以及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大都市区概念的建立和大都市区规划进行探讨。 本文第六章至第九章是对广州大都市区的实证分析。第六章首先阐述了广州城市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接着对大都市区的范围和圈层结构以及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第七章运用广州市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大都市区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空间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GIS技术和数学方法提出了广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然后对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后果及调控措施作了探讨。第八章对广州大都市区工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演变、现状特征以及工业郊区化的特点、动力机制、调控措施等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方案。第九章归纳出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接着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多中心网络状结构模式,即以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地区为中心城,重点建设开发区、市桥、石楼3个副中心,以及花都、增城、南沙、潭洲——大岗、从化、太平等重要发展区,形成中心城——副中心——重要发展区——重点镇——般建制镇的城镇网络体系。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大城市空间重组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城市空间发展是趋于分散的,但在以人口为表征的物质空间走向分散的同时,城市功能空间(控制、管理、政治、文化等)更可能趋于集中。(2)根据我国实际,对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分析,认为中国大都市区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形成的,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大都市区形成的根本动力。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大都市区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股力量交织作用下的产物,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及时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适当的城市规划引导加快了这二种力量的结合,从而导致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3)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进行修正,认为中心市的人口规模宜确定在市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外围县的界定标准为GDP中非农产值比重在75%以上、社会劳动力中非农劳力比重在50%以上、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0%以上。为区别起见,中心市人口规模在50万一100万之间的称为都市区,中心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称大都市区,由2个以上相互邻近、联系紧密的大城市共同组成大都市区,称之为联合大都市区。(4)对广州工业郊区化的特点、动力机制、存在问题及调控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对未来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进行探讨,提出在番禺南部的潭洲—大岗地区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设想,以接纳中心城区转移的传统产业。(5)首次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系统资料,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一直处于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的阶段,这与西方国家城市演化模型有所不同。城市化和郊区化是广州大都市区空间变化的双重引擎,是当前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体现。同时,利用Gls技术和数学方法提出广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6)对广州大都市区地域范围及其圈层结构作了进一步探讨,归纳出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模式,并提出大都市区空间优化的指状模式,认为未来广州城市空间应沿着5条放射轴作程度不同的疏散和扩展,其中主要是沿着东南方向的3条重点发展轴,建设3个副中心和3个重要发展区,其中包括在潭洲—大岗地区建设重要发展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