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市场中,股价波动情况备受投资者关注。自2014年7月以来,我国股市涨势强劲,且于2015年6月12日开启了一轮牛市。在此期间,上证全指和深证成指上涨了约150%,其中,上证指数最高点达到约5178.19点,深证成指约18211.76点。然而,2015年6月15日之后,中国股市由牛市直接跨入熊市,原因在于牛市中股民融资加杠杆的爆仓和融资盘平仓引起了踩踏效应,这最终推动了羊群效应的形成。而后的3个月期间,上阵指数从5178点跌到2850点,深圳成指从18211点跌到9259点,股票市场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千股跌停”现象,无数投资者被腰斩,资金被套牢在其中。经此事件,我国的股市交易者对带有杠杆效应的融资融券业务的争议愈演愈烈,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楚融资融券机制和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等相关经济主体提供交易参考。本文首先将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融券机制和股价波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为文章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其次,在对融资融券机制的基础理论做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制;接着,依照常规做法,以沪深股市第四次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正式扩容交易日期2014年9月22日为参照,向前后各推一年时间,合计选取489个交易日的数据作为样本,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和我国股价波动性的联系;最后,针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确实可以抑制股市的波动性,在股价上行方向上起到了稳定作用,在股价下行方向上也起到了稳定作用,且在上行方向上抑制的力度要大于下行方向上抑制的力度。另外,在经过动态效应检验后,本文发现在政策实行后的第1月、第2月、第3月以及之后的时期,融资融券机制依然对股价起着稳定作用,在进一步一系列稳定性检验之后,上述基础回归结果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