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徐訏的小说,在综合研究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流派命名与雅俗认证。对于一个刚被发掘的作家而言,这些当然颇为重要,但是到了现在,随着对徐舒研究的深入,我们似乎应该更仔细、更切近地去看清他和他的创作本身。本文将研究对象范围限定在徐訏小说创作初期,即30年代的小说创作。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从主题、艺术表现特征及语言魅力三个方面来讨论徐訏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徐舒30年代小说创作的文学主题。因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徐訏喜爱研究人的下意识反映,喜欢从心理窥探人的生命本质,而他童年的不美好回忆造成了他心理上的缺失,因此心理缺失与自我完善的人性特征便成为他探索的目标之一;徐舒是个浪漫主义作家,爱情在他的小说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徐訏笔下的情爱却是超越肉体的精神之爱;徐訏喜欢营造距离感,在他的思想深处潜藏着强烈的距离意识,他认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而徐舒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索都呈现在他的小说世界之中。第二章主要论述徐訏30年代小说的艺术表现特征。徐舒在最初的小说创作中已经显现出他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就像他自己说的,有的人是在世上求真实的梦,而他是在梦中求真实的人生。徐訏就是这样通过梦幻与现实交叉演绎的小说文体来展开他的世界观的;在表现风格上,他更倾向于小说的非写实性;而这种非写实倾向也表现在他小说中多种文本的渗透。徐舒通过对艺术表现的选择,以及活跃多变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别样格调”。第三章论述徐訏30年代小说的语言魅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可见,对于文学来说,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徐訏的语言既不似鲁迅那般急厉深刻、赵树理那般直白淳朴,也不似无名氏语言的那般狂放、跳跃、浓艳繁丽。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在他的小说中,既有诗歌的灵动优美,又有哲学般地引人深思,尤其是深受百姓的喜爱,是大众化的雅俗共赏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