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妇科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调查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妇科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细胞实验去验证。同时,通过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表达谱数据,找出他汀类药物潜在的抗癌机制。方法:由两名研究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Pub Med,Embase生物医学数据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纳入所有公开发表过的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以及妇科癌症风险相关的研究,筛选和提取所需要的资料,利用Cochrane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以及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和Stata 12.0软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之后,使用洛伐他汀,一种亲脂性的他汀类药物,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和ISK,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凋亡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验证他汀类药物是否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从GEO数据库中获取数据集GSE59007和数据集GSE68986,通过GEO2R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使用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做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之后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找出关键的中枢基因,通过上述方法分析他汀类药物潜在的抗癌机制。结果:1.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总体妇科癌症风险(OR=0.80,95%CI 0.69-0.93),并对子宫内膜癌风险(OR=0.66,95%CI 0.52-0.85)的预防效果更显著,但不能影响子宫颈癌(OR=0.21,95%CI 0.01-4.29),外阴癌(OR=0.50,95%CI0.05-5.51)和卵巢癌(OR=0.89,95%CI 0.77-1.04)等其他特定类型的妇科癌症风险。2.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5年)不会降低妇科癌症风险(OR=0.93,95% CI 0.77-1.13)。在基于研究类型,研究地点,研究质量,研究人群中患癌症病例的百分比等的亚组分析中,其结果在总体上能够支持上述结论。3.MTT实验的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处理72小时后,洛伐他汀在HEC-1A和ISK这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了细胞增殖。4.细胞周期实验的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处理24小时后,洛伐他汀可以将HEC-1A和ISK两种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减少了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5.细胞周期实验的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处理24小时后,ISK细胞和HEC-1A细胞中早期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在增加。6.他汀类药物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DNA复制、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细胞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抗癌作用。结论:1.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轻度降低总体妇科癌症风险和子宫内膜癌风险,但不能降低其他特定类型的妇科癌症风险(如子宫颈癌,外阴癌和卵巢癌)。2.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5年)不能降低妇科癌症风险。3.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总体妇科癌症和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作用的证据是暗示性的,但非决定性的。4.洛伐他汀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ISK细胞和HEC-1A细胞的增殖情况。5.洛伐他汀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6.他汀类药物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通路、DNA复制通路、错配修复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通路等细胞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