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重新崛起,至令已形成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三分天下的态势,这一经济现象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历史的回复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目前的私营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如何看待私营经济与占主体地位的国有经济的关系?私营经济的发展会对中国政治产生什么影响?私营经济明天的地位及终极命运如何?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急需科学的理论为之导航。从理论上对私营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而且也具有迫切性。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再次在中华大地引起震动,私营经济问题又一次成为学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也激发了我对私营经济进行深入探讨的兴趣。国内学者对私营经济的研究已发表了不少文章和著述,但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微观,或以某地区为对象作区域性研究,或以某私营企业为对象作个体性研究,或以某时段为基点探讨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未能深入地从历史的角度揭示私营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而且也远远赶不上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加入WTO以后咄咄逼人的形势。笔者研究的角度选择了从宏观入手,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私营经济的命运,不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重新的评价,而且在侧重于现实问题研究的同时,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在本文写作之前,确定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私营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依然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如何做出准确统计是一个难点:2.对私营经济前途的预测需要科学的依据,如何抛开纷繁复杂而又琐碎的外在现象去抓住本质,做出科学的结论,亦是一个难点。为此,本人走访了几十家私人企业单位,查阅了大量权威性统计数据,并进行了仔细地比较和分析,力图使所运用的数据更加准确,更符合客观实际。我国的私营经济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这与欧洲相比已经晚了300年,而其后生存发展举步维艰。我国漫长而严酷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私营经济本来就缺乏适宜生长的土壤,近代以来绵延的战争及种种天灾人祸,更无情地摧残着私营经济这棵幼苗,使其无所建树。这种状况让近代许多思想家为之扼腕叹息。新中国成立以后,私营经济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飘浮不定,终至“文化大革命”以后被完全消灭。21世纪的今天,重新评价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文认为无论是从巩固政权的客观需要,还是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出发,对私营经济改造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中国人民赶超西方国家、建设强大祖国的主观意志,必然做出对私营经济进行改造的正确选择。但是基于政治因素的改造,只能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甚至反复性。而“文革”开始的前后十年对私营经济的政策摇摆,正说明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明显地缺乏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私营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零起点开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和远离主流社会的沉寂中顽强地生长起来,目前己形成了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三足鼎立的局势。私营经济的生存环境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还是有限的,私营经济并未取得由宪法精神赋予的与国有经济平等的地位,私有产权是否不可侵犯在法律上也未获得明确的认可,舆论环境和社会心理定势依然使私营经济处于种种不利的地位。在私营企业内部,多数私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短期的企业行为以及人才劣势等等内部矛盾极大地制约了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加入认叮0,私营经济将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与狼共舞的严峻挑战。私营经济在严正以待面对入世挑战的同时,必须克服自身内在的矛盾,建立诚信制度,加快企业现代化改革步伐,形成个性化的、富于人情味的、能调动人的精神力量的企业文化,通过提高自身质量赢得生存空间。 中国的现实生产力及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决定了私营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未来几十年还将不断加强,它不会只存在50年成者100年,笔者认为私营经济将与整个社会主义共始终。私营经济长期存在的理由是由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从历史上看,除原始社会外,没有一个社会是单一的经济形态;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坚强后盾。 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导致对发展私营经济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是坚持长期发展,还是只作为权宜之计发展。本文以为: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的确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经济形式,如果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历史是异常复杂的一个发展过程,它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