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古今中外共同珍视的高贵品质,感恩是一种认同、一种博爱、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生活态度。由于目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注重经济利益的发展,而轻视了优秀道德品质的继承,“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关于受恩与报恩的警句箴言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忽视。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自私、冷漠、不懂恩情、不知感恩的现象,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拓展道德理念,升华道德情感;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生命意识,使他们对生活怀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命倍加珍惜,对亲人、朋友以及事业担当起自己应付的责任,领悟到自身生命和生活的真谛,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高度;感恩教育能够使学生懂得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形成节俭观念和环保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教育还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促使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但是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缺乏实效性,教育者往往轻视甚至是忽视感恩教育的实施。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被当作一种道德信条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完全接受,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在家庭教育中多数父母由于溺爱孩子,并且非常重视文化课的成绩,往往忽略了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重要性,致使感恩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也缺乏实效性。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育者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运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进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感恩缺失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感恩教育的背景情况,研究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总结阐述了目前中外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发展动态,阐明了本文的构想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概述了感恩教育的相关理论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其中中国古代感恩教育的相关理论,主要从忠、孝、悌、仁、天人合一五点做了论述;西方感恩教育相关理论,主要从道德情感论、认知发展理论、体谅模式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四点做了论述。宗教思想中的感恩教育理论主要从基督教、佛教及其它宗教教义当中做了论述。第三部分:通过实际问卷调查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提出了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教育者自身的感恩品质是影响学生感恩水平的首要因素。第四部分:结合上述三个部分的分析,从教育者、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四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实施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