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ICU治疗后生存者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ENTRAL、psyc 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3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864篇,最终纳入文献29篇(样本量为5125例),涉及危险因素115个,仅女性、受教育水平、Charlson共病指数、氢化可的松的使用、镇静剂的使用、精神疾病史的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OR/RR及95%CI分别为1.39(1.17,1.66);0.88(0.80,0.97);1.31(1.03,1.65);0.13(0.04,0.39);3.70(1.7,8.05);3.75(1.96,7.18),是ICU治疗后PTSD的危险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低和氢化可的松的使用是PTS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目前ICU治疗后PTSD危险因素的研究证据尚不足且PTSD评价标准和随访时间差异较大,尚需更多设计严谨、评价标准和随访时间统一的原始研究。第二部分非药物干预预防ICU经历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性研究目的: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对ICU经历后患者PTSD和压力相关症状等长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ICU日记法改善ICU相关记忆,减少PTSD发生,减轻ICU经历后压力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ENTRAL、psyc INFO、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两位研究人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3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第二阶段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ICU日记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转出ICU后一个月的ICU相关记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出ICU后三个月的PTSD发生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压力相关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系统评价结果:纳入7篇文献(样本量1086例),包括5篇RCT和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3篇采用日记法干预,3篇采用康复手册,1篇采用早期心理干预。Meta分析显示心理社会干预对PTSD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72-1.15),但可降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诊断界值>11)(RR=0.61,95%CI,0.41-0.91;RR=0.51,95%CI 0.31-0.86)。ICU日记法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PTSD的发生(RR=0.65;95%CI 0.45-0.94;p=0.02),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RR=0.32,95%CI,0.12-0.87;RR=0.39,95%CI 0.17-0.87)。但心理社会干预的成本效益、不良反应及其对ICU治疗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尚无充足的证据进行Meta分析。2.临床试验结果(1)实验组脱落16例,对照组脱落11例。转出ICU后一个月实验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6例,最终纳入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44和46例;转出ICU后三个月实验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最终纳入分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43和47例。(2)ICU相关记忆:(1)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ICU前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部分ICU期间记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清晰地记得在ICU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事实记忆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事实记忆增多,对照组事实记忆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两组患者部分ICU后记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一直困扰您的某种记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该记忆人数少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法解释的担忧或恐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TSD:(1)干预后两组高警觉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回避和闯入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PTSD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睡眠质量: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睡眠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睡眠状况好于对照组。两组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维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焦虑抑郁:组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阳性率较干预前低,两组抑郁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RQo L: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F-36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维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健康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理社会干预对ICU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有效。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干预可有效预防ICU治疗后PTSD的发生。ICU日记法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但研究数量有限,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ICU治疗后PTSD的效果。2.ICU日记法可部分改善ICU相关记忆,特别是对增加事实记忆和提高患者ICU期间记忆的自我感知水平作用显著。3.ICU日记法降低患者PTSD发生率效果不显著,但可部分改善PTSD症状。4.ICU日记法可改善转出ICU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对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不明显。5.ICU日记法对改善患者转出ICU后三个月的HRQo L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