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对东欧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研究其在日常生活人道化视域下的自由个性理论,在对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批判与继承下,进而带出其自由个性理论思想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自由个性思考中的转向,介绍赫勒的日常生活人道化视域下自由个性理论的研究意义,对论文文献的简单概括与评述。方法论的总结:一是现象学的运用,二是反思的态度。最后总结出赫勒自由个性理论的价值所在与不足。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了关于日常生活的内涵、特征和一般图式。在赫勒日常生活原有的结构基础上,探求如何实现“个性”的自我态度转变,界定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首先对个体所处的“日常生活”做出解释,其次,对重复性实践(思维)的批判和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的分析,追求更高的理论诉求,实现日常生活的变革和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赫勒“日常生活人道化”与“个性”的关系,赫勒在做出价值学的判断之后,探求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途径和可行性,显然赫勒得出的结论是扬弃日常生活的自在化和异化的特征,最根本的途径即是个性的生成,在精神层面是“自然态度”的转变以及在个体活动层面上日常交往的人道化,才能促使个人自由自在的转变。只有在日常生活人道化实现后,才能实现个性的解放以及“为我们存在”。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赫勒自由个性理论的思想价值与限制。在将她的思想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做出对照后,我们能看到赫勒的自由个性理论在微观论述上代表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转向,是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创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限制所在,忽视了自由个性的社会生成和多重向度等等。 如何正确的理解赫勒的自由个性理论,在关于采取何种方式来变革日常生活的问题上,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也是需要亲自实践的,马克思和赫勒都为我们提出不同的理论视角,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国情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