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守觉是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学家、信息科学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来,为我国半导体电子学、人工智能及信息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应用于当时国防工业急需的晶体管高速计算机。1963年,利用硅平面工艺制成硅平面晶体管,为我国研制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1974年,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开发出集成电路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膜版,解决了制约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197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集成逻辑电路——多元逻辑电路,大幅提高了电路运算速度。1990年,开始致力于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使神经网络对实物对象的识别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纵观王守觉院士的科研生涯,他的研究方向多次发生变化,且均有建树,颇有特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梳理王守觉院士的科研工作,找到其创新工作的特点并总结其经验。本文概述了王守觉院士的成才背景及其成长经历、整理了他的科研背景及其在“文革”结束之前的科研活动,着重研究了“文革”以后他在模糊逻辑电路、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及成果,以此探讨了他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和创新精神等问题。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深入挖掘整理,结合大量的口述访谈资料,将两者相互佐证、比对,最终使得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贴近真实历史、补充已有成果中的遗漏及谬误,主要取得以下成果:一、进一步总结概述了王守觉院士的家世背景、成长经历、早期科研活动,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考证。二、文章详细介绍总结了王守觉院士近30年来的科研工作,与国内外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和客观评价,探讨了王守觉院士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三、文章以王守觉院士“文革”以来的科研活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活动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对于回顾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略见一斑,丰富了我国现、当代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四、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分析了王守觉院士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学术成长经验和创新精神。这些方面的探讨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和道路选择、科技政策制定等都有积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