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及其分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的脊梁”,是为法官预置的裁判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案件的方法论。现代证明责任包括提供证据的责任(主观证明责任)和本质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客观证明责任)双重含义,主观证明责任是由客观证明责任决定的,是客观证明责任在诉讼中的“投影”,其可以随着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证明程度、法官心证的变化情况在当事人之间转移。证明责任以要件事实为对象,当法官对要件事实形成内心确信时,法官会作出自由心证裁判;当要件事实真伪不明,也即法官“自由心证用尽”时,法官会适用证明责任进行裁判。证明责任具有辅助法官裁判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案件,指导当事人参加诉讼,提高司法效益及证成法官裁判正当性的重要功能。证明责任的分配是证明责任理论的核心问题,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只有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得以确定,才能在诉讼中确定败诉风险的承担者;只有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才能合理地指导当事人举证,推动诉讼的顺利进行。罗森贝克的规范说符合法的安定性、可预测性,实践性强,借鉴规范说的合理之处,改进、完善我国的民事、证据立法,则我国关于证明责任分配方面的法律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本文赞同证明责任倒置的存在,并对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关于证明责任倒置相关规定的理解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科学的宏观把握世界的结构和历史发展科学理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是经济地理上涵盖欧亚大陆乃至全球的顶层设计。无论从理论研
补贴专向性作为SCM协定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某一补贴是否受反补贴措施规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专向性的补贴才被允许采取反补贴措施。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专向性概念被引入到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确立了代位权制度。关于该项制度,实体法学者己从实体法角度对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任何实体法的条文总表现为一般的规范命题,其内容必须借助或通过
在任何朝代的末年,冤案总是不胜枚举。在明末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明末的冤案都有一个主因,那就是党争,比如明末的辽东三案就是因为党争为明末的冤案又添了三笔。因此,在本文,笔者通过
代位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制度,是财产执行制度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执行制度,对于快速、有效地执行法律文书、维护债权人利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