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将语言功能分为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人际意义指人物话语中人际的,变化的和可协商的意义。近年来,它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体裁的语篇分析中,例如演讲,广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文学语篇的分析中,许多研究大多围绕着小说,戏剧的人际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戏剧主要通过对话构建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从人际意义视角,对戏剧对白进行分析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从语气和情态系统出发,对戏剧文本的文学意义进一步阐释。从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理想丈夫》中选取了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四段对话为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人物之间对话的人际意义资源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人际意义资源如何构建主人公的性格,彼此的关系以及态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选三位主人公的对话中,语气和情态资源分布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差异明显。对话中语气分析发现,罗伯特使用疑问语气的频率较高。在故事发展的开端,罗伯特的疑问语气是礼貌地向谢弗利提问,而在后期,疑问语气多是反问,表现出对奇尔顿夫人的不满。谢弗利使用陈述语气非常多,一是为了回答罗伯特的提问,二是为了表达自己目的以及控制话语。奇尔顿夫人使用疑问语气的占比较高,奇尔顿夫人的疑问语气多用来试探罗伯特的态度。就情态方面,罗伯特一开始使用少量高值情态词拒绝谢弗利的请求。在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罗伯特使用大量的中低情态词表明自己妥协的态度,谢弗利使用了大量高值情态动词用来威胁罗伯特。在罗伯特与奇尔顿夫人的对话中,在前一阶段,当奇尔顿夫人听说丈夫罗伯特将支持阿根廷项目时,奇尔顿夫人使用了高值情态词向罗伯特发出命令,极力劝阻罗伯特改变主意。在后一阶段,当罗伯特出卖内阁机密的丑闻暴露时,与妻子发生了激烈争执,罗伯特多次使用高中值情态词,指责奇尔顿夫人。通过三位主人公对话的语气和情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物之间关系和态度的转变。(2)通过分析罗伯特与谢弗利和奇尔顿夫人两位女主人公的对话中的语气和情态选择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语言学角度理解戏剧的主题。罗伯特是全文的中心人物,他的语言选择的变化展现了他性格的矛盾性。面对谢弗利夫人的威胁,罗伯特对谢弗利夫人的态度由反抗渐渐转为妥协。面对奇尔顿夫人的质问,罗伯特一方面因向妻子隐瞒自己过去的丑闻而感到内疚,一方面又因受制于妻子严苛的道德准则感到不满。从罗伯特对谢弗利和奇尔顿夫人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罗伯特自私和虚伪的本性。此外,奇尔顿夫人和谢弗利夫人性格迥异,一个正直高尚,一个邪恶圆滑。因此,通过罗伯特·奇尔顿爵士这个人物形象,突出了剧作者对维多利亚上层社会虚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观的讽刺。本文通过对《理想丈夫》的人际意义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用系统功能语言学阐释文学语篇的可行性,同时,帮助读者从多种角度解读戏剧人物形象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