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血清、贫血小板血浆中肿瘤抑素(Tumsta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使用CTAD(枸橼酸盐、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管与普通管收集24例最终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肺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应无统计学意义)的抗凝全血与血清,收集的抗凝血用于提取其中的血小板与贫血小板血浆(PPP)。肺癌患者采血前1周内未经过任何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健康体检者不具有任何其它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近期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肺癌患者手术后从病理科收集与之相对应的肺癌病理组织切片。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血小板、血清、贫血小板血浆中的VEGF、Tumstatin与TSP-1水平。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4例肺癌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小板与血清VEGF水平分别比健康体检者高(P<0.01,P<0.05);相反的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小板与血清Tumstatin与TSP-1水平分别比健康体检者低(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贫血小板血浆VEGF水平与TSP-1水平均低于试剂盒的检测下限而未能检测出;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的贫血小板血浆Tumsta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血小板VEGF、Tumstatin与TSP-1(ROC曲线下面积:0.831~0.969,P<0.01)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72~0.832,P<0.01)。血小板、血清VEGF水平以及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在肺癌进展中上升,血小板、血清Tumstatin与TSP-1水平在肺癌进展中降低;血小板、血清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1,P<0.05),而血小板、血清Tumstatin与TSP-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与血清中血管形成调节因子的水平比较,外周血血小板血管形成调节因子是反映肿瘤血管形成以及肿瘤进展更为合适的肿瘤标记物;外周血VEGF与Tumstatin、TSP-1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肺癌的血管生成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外周血血管形成调节因子的水平与肿瘤组织MVD密切相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进展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