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描述本土文化背景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状况及体验;2.识别患者一般资料中影响病耻感的因素;3.探讨分析患者病耻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Link的标签理论为指导,运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贬低一歧视感知量表、应对量表和情感体验量表)对患者的病耻感状况进行评估,采用自编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病耻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选出10例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细致描述患者的病耻感体验。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的平均得分为2.63±0.31,显著高于量表中点2.50(P<0.01),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强烈地感知到他人的贬低和歧视态度,尤其在求职和婚恋交友方面。应对方式五个维度的得分亦显著高于量表中点2.50,大部分患者认可这五种应对方式;当面对贬低和歧视的威胁时,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要采取的应对方式是进行挑战和教育,并且多数患者感到被人所误解,但不同/羞耻感并不高。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病程、发病情况、入院次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耻感的八个维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发病情况对病耻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低。3.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中的贬低歧视感知、保密、退缩、误解、不同/羞耻五维度与自尊呈负相关(r=﹣0.161~﹣0.458,P<0.05),挑战维度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269,P<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中的贬低歧视感知、误解两维度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40~﹣0.350,P<0.05);教育、挑战、分离三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57~0.241,P<0.05)。5.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提炼出病耻感体验的五个主题:被动的治疗过程;痛苦的受歧视经历;负性的情感体验;无奈的病耻感应对;对未来的困惑和期望。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病耻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2.患者的病耻感与患者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情况有关。因此,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增强患者的自尊水平,对病耻感进行积极应对,可以降低患者的病耻感。3.对护理实践的启示: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提供资料,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开展依从性干预和社区康复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另外,本研究可为开展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精神科护理现象学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