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07年9月,新教传教士第一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开启了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此马礼逊也开创了报刊传教的模式。1830年2月,美国来华传教士第一人裨治文来到中国,1832年,《中国丛报》诞生,至1851年终刊,历经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是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它是第一份在中国创办的以向西方介绍中国为己任的英文报刊,虽然它由传教士创办,但报纸的内容却并非以传教为第一要务,而是向西方全方位、各角度的介绍中国,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美誉,它的时事报道更是当时的中国动态画面。本文从时事报道刊载的新闻报道入手,对这份报纸所刊载的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受众、内容、形式、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并通过当时这份报纸的新闻报道,探讨这份报纸是如何向西方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镜像。《中国丛报》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份新闻纸,且作为唯一一份以向西方介绍中国为己任的外文报刊,它所刊载的新闻报道是当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参考坐标系之一,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之一,在当时报业尚未成熟的近代中国,其刊载的新闻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中国丛报》的时事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原始文本,以期窥见当时的新闻事业发展状况,以及它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丛报》的创办缘起、主要作者群及其历史地位做相关考察。《中国丛报》由当时的来华新教传教士第一人马礼逊极力支持,美国在华商人奥利芬出资协助,来华第一传教士裨治文任主办而创办,这为当时在华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此外马礼逊、裨治文、卫三畏是这份报纸最主要的三位作者,也因为这份报纸,三位来华传教士声名鹊起;《中国丛报》的创办,开创了外文报刊介绍中国的先河,它自1832年创刊至1851年停刊,历经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20年,是中国被迫走上近代化的见证者,同时它也是研究相关时期历史的重要文本史料。本文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国丛报》时事报道所刊载的新闻报道消息来源以及受众做相关历史研究和文本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丛报》时事报道所刊载的新闻报道,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的新闻报道都要有消息源和受众,这是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翻译报纸文本并结合报纸的性质做相关历史分析后,论述时事报道的消息来源和受众构成。本文第三章是对《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的内容进行归类,归纳出时事报道的内容包含内政、外交、社会、军事、经济、文化等六大类。在本章,笔者通过结合《<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和时事报道的相关标题,将时事报道分为六大类,对每一类选取相关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论述其内容特点,其中社会新闻以负面居多,得出在华西人在报道中国时的“议程设置”色彩和西方优越论的主题思想。本文第四章是对《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的特点做了相关分析。笔者通过研究报纸的版面安排、翻译报纸文本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研究分析得出时事报道不仅在内容上有广泛性、连续性、体裁多样等特点,在编辑上已经开始具有了现代新闻学意义上的特征,开始注重受众的阅读体验,具有了后来成熟意义上的报刊雏形。本文第五章通过对《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分析当时的在华西人如何向西方展现当时的中国镜像。本章通过对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丛报》作为一份传教士话语主权的报纸,通过有选择的向西方报道当时的中国,从而在西方构建了当时中国的“拟态环境”,反映了当时中国天朝上国的政治、闭关锁国的贸易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活等三大主要西方的中国镜像。本文第六章主要分析《中国丛报》时事报道作为历史上的新闻,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近代报刊发端于当时的在华传教士,《中国丛报》作为中国近代外文报业的发端之一,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坐标系作用。它作为一份具有明确办报方针的报纸,其印刷发行间接推动了后来中国的出版印刷自由,在编辑上对后来创办的报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之一,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