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叶状藻丘沉积特征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状藻(phylloid algae)就泛指在晚古生代出现的各种叶状钙质藻类,其分类位置尚有争议。由于其常具有密集丛状生长习性,能大量捕获和障积灰泥,常可形成藻丘。叶状藻丘易遭受成岩改造具有孔隙,所以叶状藻丘灰岩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储集岩,例如美国的某些油田的储集岩就是由宾夕法尼亚系的叶状藻丘灰岩及与其有关的生物碎屑灰岩组成的。本文选择黄石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的叶状藻丘灰岩进行重点研究,旨在揭示叶状藻丘灰岩的成岩作用,沉积模式。并对寻找叶状藻丘型油气田有一定的意义。 黄石地区上石炭统可划分为3个组,下部大埔组为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为干旱及半干旱潮坪沉积,中部黄龙组为含生屑灰泥岩、生屑粒泥灰岩及泥粒灰岩,代表潮下中.低能至低能环境。叶状藻丘主要发育在黄龙组中上部,为一系列小型藻丘组成的叶状藻丘组合体。藻丘出露长度356m,厚度48-60m,呈宽缓的丘状突起。上部船山组为核形石灰岩。 叶状藻丘出露良好,通过对7条实测剖面,室内岩石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对叶状藻丘的岩石类型、生物组成、微相特点、相带划分及演化阶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 叶状藻丘的生物组成非常丰富,根据各种生物在造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造丘生物、附丘生物和丘外生物。造丘生物具有障积、粘结和固定灰泥沉积物的作用,本身遗体也作为丘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保存下来。主要造丘生物有叶状藻、粗枝藻和管状藻等。附丘生物是指生活在藻丘中的或以藻类为食,如腹足类;或与藻类组成共栖关系,如非鲢有孔虫,少量复体珊瑚。丘外生物是生活在藻丘之外,或为异地搬运来的,如海百合茎、单体珊瑚等,多为破碎的骨骸。通过室内镜下薄片研究,初步划分出7个微相类型:①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微相;②灰泥岩微相;③生物碎屑泥粒灰岩.颗粒灰岩微相;④叶状藻粒泥灰岩-泥粒灰岩微相;⑤有孔虫-粗枝藻泥粒灰岩微相;⑥未定藻-有孔虫粒泥灰岩微相;⑦核形石粒泥灰岩-泥粒灰岩。在岩石学、微相分析和古生物-古生态研究的基础上将叶状藻丘组合划分为5个岩相带,自上而下为:①含四射珊瑚-<竹蜒>粒泥灰岩相带;②藻垫相带;③叶状藻小丘组合相带;④盖层相带;⑤核形石粒泥灰岩-泥粒灰岩相带。这些相带的依次发育反 映了叶状藻丘形成的五个阶段:拓殖阶段、藻垫发育阶段、叶状藻丘组合形成阶段、盖层形成阶段以及核形石粒泥灰岩.泥粒灰岩阶段。叶状藻丘组合的岩相变化和形成演化表明:黄龙组自下而上经历了干旱一半干旱潮坪沉积向潮下带沉积的过渡,代表在海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开阔海碳酸盐台地。叶状藻丘组合是在海侵中期形成于破浪带与波基面之间、中低能、海水循环良好、盐度正常的浅水环境。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风成堆积中,上新世/早更新世界线附近的红粘土—黄土转折是最为显著的一次沉积转型,无明显变化的深红—棕红色红粘土转变为对比明显的黄土—古土壤序列。这一
综合美国“轮胎商务”、“橡胶与塑料新闻”网站消息,美国橡胶制造商协会(RM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轮胎出货量仅会略有增长,预计总出货量将升至3.198亿条。RMA日前在新
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无锡的钨矿床。本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导师何明友教授承担的《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区地质勘查》项目,选择该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缅甸曼排钨矿床是一个无锡矿的大型钨矿床。它明显不同于缅中地区的宾朗、丹老、土瓦大型钨-锡矿集区的钨-锡共生矿床。这种钨矿床即使在中国华南地区也不多见。因此对其展开
三月,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时节。也是众车在线开业一周年的时光。2016年3月26日众车在线从筹备到上线成长,凝集了众车人太多的梦想与期许。平台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众
本论文是依托中石化西部油气勘探指挥部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盆地构造演化、褶皱-冲断带及其找油气前景》科研项目完成的。柴窝堡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夹持于博格达
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延伸规模和终止方式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阿尔金断裂两侧前新生代构造带和盆地的错移与复位对比;也涉及到对前新生代中国西部以及中亚大陆构造格架的重新认识。
2017年2月8~9日,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处副处长雒书鸿率调研组来到华泰集团,就公司扩建工程新建场站进行验收。东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李本和、副局长郑连胜,广饶县商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标
桥头跳车问题是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一大安全隐患,引起桥头跳车问题的原因很多,软土广泛分布地区主要是因为桥头段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不好,引起刚性桥梁基础和相对柔性的路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