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Cd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土培两种方法,研究了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重金属Cd的影响及其机理。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将不同浓度Fe2+或Fe(OH)3胶体加入营养液中,以诱导水稻根表形成铁膜,随后供给水稻不同浓度Cd的营养液,研究不同厚度铁膜对水稻吸收Cd的影响;在供应Cd的同时,向营养液中加入Zn或P,研究Zn或P存在的情况下铁膜对水稻吸收Cd的影响。土培试验中,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FeSO4·7H2O,诱导水稻根表形成铁膜,将Cd与Fe同时加入土壤或在水稻生长后期通过灌溉的形式加入土壤,研究模拟污染土壤和污灌条件下铁膜对水稻吸收Cd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营养液中供应不同浓度Fe2+能够诱导水稻根表形成不同数量的铁膜,供应Fe浓度越高,铁膜形成的量也越大。随营养液中Fe浓度的增加,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含量下降,根中Fe含量与Cd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9%的Cd存在于根表铁膜中,而大约65%的Cd集中在根系组织中。 2.营养液中供应不同浓度的Fe(OH)3胶体可以诱导水稻根表形成不同数量铁膜,营养液中Fe浓度在0-50mgL-1范围内,铁膜数量随Fe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之后铁膜数量不再增加。铁膜对Cd的吸附与铁膜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含量与根表DCB-Cd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3.营养液中供应0.65mgL-1Zn显著降低水稻根中Cd含量,增加地上部Cd含量,而营养液中供应31mgL-1P显著增加未加Fe处理的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的含量,但两者均未影响铁膜对Cd的吸附。故Zn和P对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含量的影响不是通过改变Cd在根系表面的吸附而产生。 4.在模拟污染土壤条件下,土壤中添加1和2gkg-1Fe时,根表铁膜显著增加了对Cd的吸附,降低了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含量。在模拟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添加2gkg-1Fe时,水稻根中和地上部Cd含量显著增加,铁膜对Cd的吸附随土壤中添加Fe的增加而下降。铁膜吸附的Cd仅占植株总Cd的10%左右,而大约50-80%的Cd集中在根中。 5.根表铁膜能够吸附生长介质中的Cd,但并没有阻止大量Cd进入水稻根系,对减少水稻吸收Cd的贡献较小。根中高浓度Fe是减少水稻根中Cd含量的主要原因,根系组织是阻止Cd进一步向地上部运输的主要部位。
其他文献
环渤海地区地势低洼,土壤含盐量高,加上淡水资源匮乏、自然植被稀少,绿化景观持续时间短,绿化工程反复率高,致使原本脆弱的景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景观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乡土特色风
摘要:网络政治谣言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网络政治谣言对大学生影响的原因,应从多维的视角发掘其生成机制: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失范脱序现象是影响的宏观背景;独特个性及其对社会问题认知性特征是影响的主体内因;政治谣言本质及其网络传播、蔓延特点是影响的外在诱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与引导力不足是影响的基础动因;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平台的广泛运用是影响的促
人格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人生的行为范式.缺乏良好人格的青年学生,是不能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把人格塑造作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
该品种采用花28为母本,534-211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菜农13号,1992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鲁花11号。 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
圆形、方形、球形、不规则形,不管是什么形状,小小的纽扣都有自己的一小片天空,在服装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纽扣,在国外被称为服装的“眼睛”,国内被称为衣服上的“珍珠”
期刊
油菜无花瓣育种,是当今国内外瞩目的油菜育种新领域。它可避免花瓣生长的无效能耗,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消除油菜“癌症”—菌核病的传播媒介,从而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油菜产量与
曹昌俊是五常县常堡乡明星村农民,高中毕业回乡后,他坚持学科学,用科学,几年来在水稻的种植上取得了成功。他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水稻夺高产主要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因
出门旅行,我们都会提醒自己“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如今,传统钱包的功能越来越弱化了,中国的年轻人一部手机走天下.趁着大伙儿还没忘记纸币硬币长什么样,我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培养场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供试黑土无机磷组成的历史演变规律及磷吸附与解吸特性。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提出的无机磷分级方法,对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