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蛋白1(MUC1)在在子子宫宫内内膜膜腺腺癌癌中中的的表表达达及及临临床床意意义义目的: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为原发生于子宫内膜组织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起源于内膜腺体最多见。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由于妇女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及平均寿命延长等原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日渐增多,而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清楚,多数患者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和缺乏孕激素拮抗有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是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了解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不仅可以指导早期临床诊疗和辅助病理诊断,而且同时对个体化治疗和判断预后能提供帮助。粘蛋白1(MUC1)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和食管癌中呈现高表达,多项研究表明MUC1有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由于MUC1在恶性肿瘤中可发生MUC1表达量和其结构的改变,导致新的抗原表位出现,并且MUC1可以在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时诱发抗肿瘤的CT L免疫应答,所以MUC1是抗肿瘤免疫的理想的靶分子。现在已经研究出了多个基于MUC1作为免疫原的疫苗,有的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目前MUCl在子宫内膜腺癌上的表达情况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MUC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态)之间关系。以探讨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从而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妇产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病例,子宫内膜腺癌组34例: I期22例、II期6例、III期6例、Ⅳ期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18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6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做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手术病理确诊,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未服用过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均排除第二原发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UC1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分析MUC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年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初步探讨MUC1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MUC1在不同组织中阳性率及灰度值的比较,及其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关系的比较,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 MUC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12)、33.3%(6/18)、76.5%(24/34)。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48.93士25.66、147.16士18.23、29.39士22.31。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增生症(P均<0.05);MUC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中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UC1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6/11)、76.5%(13/17)、83.3%(5/6)。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34.24士25.18、121.71士36.95、120.90士23.59。MUC1在各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3) MUC1在I期、II期、III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12/22)、100%(6/6)、100%(6/6),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35.76士24.01、119.70士11.95、115.70士14.33。MUC1在III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I期子宫内膜腺癌(P<0.05),MUC1在II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与I期子宫内膜腺癌及III期子宫内膜腺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4) MUC1在年龄50岁、年龄﹥50岁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3%(11/15)、68.4%(13/19)。灰度值平均值分别为:127.96士23.23、130.72士22.03。MUC1在各年龄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5) MUC1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未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6/34)、82.4%(28/34)。灰度值平均值分别为:115.70士14.33、132.32士22.80。MUC1在各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1) 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增生症,提示MUC1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2) MUC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演进和侵袭转移。(3) 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上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