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及其应对方式;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基础上构建我国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模型。方法研究一: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1年9-12月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就医的15例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研究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和普外科收治的448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口学与疾病情况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癌症应对问卷和不确定感成长量表分别进行测评。SPSS18.0软件分析资料,AMOS17.0软件构建疾病不确定感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研究一: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包括:①不确定症状的严重度及其意义;②不明确治疗相关的各方面信息;③对疾病相关知识与信息感到模糊;④难以预测疾病预后;⑤对各类社会支持的不确定。其主要应对方式包括:①寻求信仰;②压抑、回避与发泄;③渴望并寻求社会支持;④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改变生活方式;⑤调整与顺应,把握现在。研究二:①448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89.86±11.84分,处于中等水平;②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有无发生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不同;症状困扰、社会支持、治疗环境熟悉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可以解释疾病不确定感变异的20.2%;③疾病不确定感对个人成长有直接作用,同时通过面对和屈服两种应对方式对疾病不确定感有间接作用;④我国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理论模型显示,疾病不确定感的先行事件包括刺激框架和结构提供者两方面,其中刺激框架包括症状困扰和治疗环境熟悉度两变量,结构提供者包括社会支持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两变量。结构提供者可以直接或通过刺激框架间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产生后会降低个人成长水平。结论研究一:我国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和应对方式与Mishel理论的观点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文化特点,即对物质支持和专业性社会支持存在不确定感体验,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的提供。研究二: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中等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医护人员应因人而异的评估和分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特别应关注症状困扰严重、社会支持水平低、治疗环境不熟悉、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同时,应评估和优化患者的应对方式,促进更多的个人成长;构建的疾病不确定感模型提示我们,为病人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帮助其管理症状、熟悉医疗环境、优化应对方式对疾病不确定感管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