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离辐射诱发的癌症称为放射性癌症或放射性肿瘤。放射性肿瘤与其它因素诱发的肿瘤在临床及病理上无区别,且辐射致癌是一种随机性效应,因此放射性肿瘤只能根据患者受照史和辐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推断。随着核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职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接触到人工电离辐射,放射性肿瘤判断已经成为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估计“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 PC)对放射性肿瘤做出病因学判断。病因概率计算基于器官进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利用流行病学资料估计器官发生癌症的超额相对危险(excess relative risk, ERR),二是确定患者的器官剂量。我国也已采用病因概率作为放射性肿瘤判断指标,对PC>50%的患者,视为放射性肿瘤,但目前仅对甲状腺癌等五种癌症进行了病因概率的估计,尚未涉及其它类型放射性肿瘤,也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器官剂量估计方法。本文围绕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研究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超额相对危险计算方法以及外照射器官剂量的估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使用EPICURE软件,综合考虑了辐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与受照剂量、性别、受照射年龄、发病年龄等相关因素,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寿命研究(LSS)计划2007年发表的实体癌发病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胃、结肠、肝、肺、膀胱、女性乳腺、前列腺、甲状腺、口腔、食道、直肠、胆囊、胰腺、肾、中枢神经系统、子宫、卵巢、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辐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2、采用相加、相乘模型的加权线性合并方法将LSS人群辐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转换至中国人群。其中,对乳腺使用了相加模型;对甲状腺和皮肤使用了相乘模型;对肺癌,相加模型权重为70%,相乘模型权重为30%;对其他组织和器官,相加和相乘模型各占50%权重。3、通过探讨其它流行病学影响因子(如:首次足月妊娠与乳腺癌、吸烟与肺癌、紫外线与皮肤癌、癌症易感人群等)与辐射致癌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超额相对危险进行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修正。此外,对实体癌超额危险进行了潜伏期修正和剂量/剂量率效能修正。4、建立了病因概率的器官剂量估计方法。此方法可根据工作性质将照射几何简化为主要的四种(由前向后照射、由后向前照射、旋转照射、各向同性照射)或者其组合,依据患者受照射信息及个人剂量记录,即可给出中子、γ、电子外照射情况下器官剂量的估计。5、编写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实体癌病因概率计算程序。同时,就甲状腺癌病因概率计算实例与国家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病因概率随性别、受照剂量、受照年龄的变化规律相同。其中病因概率随受照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本方法的降幅较国家标准方法略大。而本文实体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依据的流行病学资料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基于目前辐射致癌流行病学研究最新数据,建立了较完善的中国人群放射性肿瘤判断(实体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藉此希望能对我国放射性职业病的鉴定以及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