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管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电针“水沟”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同时电针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根据治疗时长分为3d、7d共2个时相,每组每个时相各5只大鼠。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管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电针“水沟”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同时电针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根据治疗时长分为3d、7d共2个时相,每组每个时相各5只大鼠。采用线栓法为电针组和模型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做其他干预处理仅束缚时间与电针组保持一致。电针3d组针刺大鼠唇裂正中、鼻尖下1 mm位置的“水沟”穴。选用0.35 mm×13 mm毫针自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向上斜刺0.2~0.3 cm,接电针治疗仪,负极连接“水沟”穴,正极连接“水沟”穴下2 mm处。选用连续波,频率15 Hz,强度1 m A,电针治疗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3d。电针7d组:操作同电针3d组,连续治疗7d。纳入及排除标准参照Zea Longa法,分别在术后即刻、3d及7d这三个时间段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进行评分,参照(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来评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各组大鼠在术后第3d及第7d分离取出大鼠梗塞半球侧与非梗塞半球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脑血管组织,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MCAO大鼠梗塞与非梗塞半球两侧脑血管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21.0软件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NSS评分结果显示:术后即刻:电针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电针干预开始前,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相比无明显差异;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SS评分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之间比较,电针3d后,MCAO大鼠NSS评分明显降低,电针7d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组大鼠梗塞半球侧与非梗塞半球两侧脑血管组织CGRP、AVP、Ang-Ⅱ含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梗塞半球侧脑血管组织AVP、Ang-Ⅱ含量均显著增加,CGRP含量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7d组梗塞半球侧脑血管组织内CGRP含量明显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7d组梗塞半球侧与非梗塞半球侧脑血管组织内CGRP含量均有增加,梗塞半球侧增加尤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7d组梗塞半球侧脑血管组织内AVP、Ang-Ⅱ含量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梗塞半球脑血管组织内AVP和Ang-Ⅱ含量在电针干预3d、7d时均有降低,电针7d时AVP和Ang-Ⅱ含量降低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脑缺血发生后,大鼠运动功能明显受损,NSS评分明显升高,电针后能使NSS分值明显降低,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2.梗塞半球脑血管组织AVP、Ang-Ⅱ含量显著升高,CGRP含量明显降低,表明CGRP、AVP、Ang-Ⅱ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3.电针组大鼠梗塞半球脑血管组织CGR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AVP、Ang-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AVP、Ang-Ⅱ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提示电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组织内CGRP、AVP、Ang-Ⅱ的良性调节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变化,评估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通过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的139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
第一部分 斑马鱼成鱼癫痫造模目的:探索戊四唑点燃斑马鱼成鱼癫痫模型的最佳诱导浓度。方法:随机选取30尾3月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置于250 m L烧杯中,每杯放置1尾斑马鱼,每杯容量为100 m L,每实验组均处理5尾斑马鱼。分别水溶给予戊四唑5、10、15、20和25 m M,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养鱼用水处理斑马鱼)。处理20 min后,用网络硬盘录像机记录斑马鱼5 min内的运动情况以及癫痫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神经内分泌指标特点及中医体质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开始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疾病科就诊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36人,年龄范围在26-65岁。136例研究对象均于就诊当日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PHQ-9量表。根据月经情况分时段进行神经内分泌指标检测。检测指标: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
1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AR)药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素,为病证结合类中药临床试验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不同试验结果比较的可行性。2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依据中英文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 Med、Em Base、Cochrane Library、Cl
研究背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小叶,以乳房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乳房良性疾病[1]。1972年由Kessler和Wolloch首次提出[2]。本病好发于产后2-6年内的非哺乳期育龄女性。其初起可见单侧或双侧的乳房肿块,后经发展可表现为局部肿块的红肿、成脓、破溃、窦道等,病程迁延且复发率高,被称
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
目的:针刺作为一种物理性刺激,刺入穴位后会引起穴位局部适度的创伤。团队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等穴位不同刺激疗法会引起穴区组织出现局部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等微损伤现象,这与针效的启动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针刺引起的创伤会使穴区损伤相关分子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高迁移率族蛋白1)高表达,且穴区HMGB1参与针刺
目的:探究“三才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找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针灸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三才调神”针刺法治疗,穴位选取百会、四神聪、中脘、膻中、
目的:探索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puncture Exosome,Acu-exo)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量效时效的作用规律及其体内分布规律,为针刺抗炎基础研究转化及中医治未病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研究内容一电针对脓毒症小鼠的疗效及Acu-exo的制备(1)实验1电针足三里穴预处理脓毒症小鼠效应平台的研究3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电针组(n=15),用针灸针(
目的:本项研究基于类淋巴系统损伤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积聚密切相关,从类淋巴系统清除途径的角度讨论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快速老化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理,为电针治疗AD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将雄性,7月龄SAMP8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对照组则采用同龄正常老化SAMR1小鼠。末次电针干预24h后,采用水迷宫实验对各组认知能力作出评估,HE、Nissl染色观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