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建设模式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不断下降,人地关系矛盾日渐突出,国家粮食安全恐发危机。尤其在西南丘陵地区,因其复杂的地形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且多山地、丘陵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当下耕地保护要求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并重,因此,耕地保护亟需新的突破。基于此,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新农村发展为目的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浮出了水面,成为国家土地利用与开发的新战略。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是一个建立在多目标框架下对众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为了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以西南丘陵区“国家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铜梁区为例,首先,对铜梁区耕地现状及问题、基本农田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遵循“耕地自然质量优良,区域建设适宜程度高”的原则,从立地条件、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耕作条件中选取13个指标和区位条件、空间形态、生态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中选取10个指标分别构建耕地质量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模型测算相对应各评价单元的耕地质量和建设适宜性,最后引入四象限法对耕地质量及建设适宜性进行耦合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区域,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建设区域的建设模式,总结工程的布局原则。研究结果表明:  (1)铜梁区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且主要在地势平坦区域,其中,2°~6°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达到39.89%,但耕地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7.15%,片区内基本农田以0°~15°为主,基本农田质量相对较好,但空间分布不均,基本农田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尤其是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限制了优质粮油产业向现代农业机械化方向的延展。  (2)铜梁区耕地质量划分为一、二、三、四等级,一等地面积为23218.23hm2,主要分布在平滩镇、侣俸镇、旧县镇、虎峰镇、东城街道等乡镇,该区域是全区典型的高产地区;二等地面积为16949.39hm2,主要分布在铜梁区中部和南部浅丘地带,其中侣俸镇与平滩镇所占比重最大;三等地面积为15225.07hm2,在铜梁区北部和西北部分布相对集中;四等地面积为11168.24h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与东南部的丘陵上中部。总体而言,铜梁区耕地质量总体中等偏上,一、二等地质量较高、面积相对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60.35%,从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中部向上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呈现出明显的逐渐降低趋势,中部向下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3)铜梁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低度适宜3个级别,高度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铜梁区中部、最南部的西河镇;中度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中南部,北部也有一定面积的分布;低度适宜区域分布广泛,在西北部、东部及南部的腹地处相对集中。  (4)铜梁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最佳建设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域、暂不建设区域3种类型。“高质量高适宜”区域是最佳建设区域,耕地面积为25118.19hm2,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西部浅丘带坝区和东北部中间地带,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所占比重较大;“高质量低适宜”和“低质量高适宜”区域是有条件建设区域,耕地面积是26506.19 hm2,集中分布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是暂不建设区域,耕地面积为14936.54hm2,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与北部,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所占比重最大。  (5)铜梁区适合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区域共划分为3种不同的建设模式,高质量高适宜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模式,该区域主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指导方向,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局部土壤肥力不高、道路通达度不足、灌排设施相对欠缺等情况,在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通过田块合并促进优质农田的集中连片、形状规整,进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注意维护与完善灌溉设施、构建排水系统等,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农用地的综合经济效益。高质量低适宜区域:生态保护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模式,在完善区域农田灌溉设施的基础上,注重交通条件和农田道路建设,挖掘耕地潜力,同时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和生态旅游规划,注重生态防护堤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及城镇污水等,提高区域水土资源安全程度与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利用该区域耕地,以便满足该区域新农村发展的要求。低质量高适宜区域:地力提升与发展特色农业模式,该区域主要限制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土壤耕层厚度浅,可增施有机粪肥、提高秸秆还田量等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客土培肥来增加有效土层厚度,提高耕地质量,同时,注意协调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优化区域内作物品种和品质结构,通过开展特色农业,实现耕地作物生产功能和高收益功能的双赢,激励农户增加耕地投入意愿,其次,应注意对该区域未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优质耕地进行保护。
其他文献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前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促进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建筑企业只有合理控制施工技术,才能促进工
期刊
期刊
期刊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中,培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由于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见效较慢的过程,因而有强大财力支持的
丘陵地区由于历史渊源、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等条件的限制,农村居民点布局均较为零散。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行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现状,推动了很多地区的城市化进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