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采用头影测量及三维CT重建两种测量方法比较骨性Ⅲ类(?)患者与正常人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的差异,以及骨性Ⅲ类(?)患者正颌外科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舌骨位置及咽腔气道的改变,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差异,以期对术前正确的分析、预测起到临床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的下颌前突患者15名,年龄范围22~26岁,平均年龄23.5岁,分别于手术治疗前(T1)、术后一周内(T2)、术后6个月(T3)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头颅三维CT。同时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05~10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例个别正常(?)作为志愿者,年龄范围19~26岁,平均年龄22.5岁,同样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头颅三维CT。选取PP1-PNS(S至PP1的距离)代表鼻咽处气道宽度;PP2-UV (UV至PP2的距离)代表口咽处气道宽度;PP3-Tb(舌根点至咽后壁的最短距离)代表舌咽处气道宽度;OPT/NSL(颈椎最上处颅颈角)代表下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PNSp-H (上腭至舌骨的距离)代表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及实验组以上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采用SPSSV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骨性Ⅲ类(?)患者与正常人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有无差异,骨性Ⅲ类(?)患者正颌外科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舌骨位置及咽腔气道的改变,以及采用头影测量及三维CT重建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用头影测量描迹法及三维CT重建法所得的结果都表明了骨性Ⅲ类(?)患者口咽及舌咽处的气道宽度较正常人宽。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术后一周内舌咽处气道宽度显著较宽,同时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较对照组显著靠下。实验组口咽处气道宽度在术后短期内较术前显著减小,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显著下移。③实验组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内气道宽度与舌骨位置比较,舌咽处气道宽度有所减小;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有所恢复,但较对照组仍然靠下。④头影测量描迹法及三维CT重建法所得的结果在T1、T2、T3阶段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较宽,并且在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术后短期内显著缩窄。在术后较长一段时间(6个月),上气道宽度可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2.舌骨至上腭的距离在术后短期内显著增加,说明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后,舌骨位置向下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适应与改建后,舌骨有恢复到其术前位置的趋势。3.头颅三维CT在评价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后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改变方面比X线头影测量具有更高的敏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