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中应用角膜松解切口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选择拟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且术前角膜规则散光在0.75D~3.0D患者33例(33眼)。术前使用IOL-Master500、Verion眼科生物学测量系统测量角膜曲率,应用Verion数字导航散光偏好系统(VERION Vision Planner)设置角膜松解切口位置及弧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节OCT测量周边角膜厚度及角膜松解切口深度,术后1月及术后3月应用IOLMaster500、Verion复查角膜曲率,散光评估使用Alpins向量分析法。结果:术前散光绝对值为1.26±0.09D(0.79-2.57D),术后目标散光矫正值为0 D。33例中单弧切口2例,双弧31例,弓形切口弧长为35.46±10.70°(17-55°)。术后1月散光绝对值下降为0.94±0.07D,比术前降低了0.32D(P<0.05),术后3个月时散光值为0.89±0.06D(P<0.05),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术后1月与3月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ins散光向量分析法,术后1月与术后3月平均手术矫正散光向量为0.76±0.57D及0.79±0.60D,小于目标矫正散光向量,矫正率为0.61±0.46及0.62±0.47,误差值为0.49±0.56D及0.46±0.55D,飞秒激光穿透性角膜弓形切口矫正散光呈现欠矫。将术前散光绝对值以1.5D为界限,分为低度散光组与中度散光组,发现术后1月、术后3月低度散光组误差率高于中度散光组(P<0.05)。将病人按散光轴向分为顺规散光(WTR)组和逆规散光(ATR)组,发现术后1月及术后3月ATR组散光矫正率(CI)大于WTR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LenSx平台中设计角膜松解切口深度为85%,术后1月实际切口平均深度为64.96±2.6%,术后3月切口平均深度为62.54±4.1%,均小于目标设定值。IOLMaster、Verion测量角膜曲率呈现高度相关性(r均大于0.95,P<0.001),两两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致性分析中,IOLMaster与Verion在测量Ks、Kf上,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均不满足在95%内,认为两种仪器在测量Ks、Kf值的一致性欠佳。结论:飞秒激光角膜松解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低度角膜散光的手术方式。对于中度数散光的矫正效果优于低度数散光,对逆规散光的矫正效果优于顺规散光。术后实际切口深度明显低于术前设计深度,可能是造成手术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Verion散光偏好系统的准确性以及修正方式,仍需要大样本数据继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