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根肿菌生活史研究Ⅱ——病原菌的侵染与致病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的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世界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安全。在生产上,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根肿病的重要手段,但因根肿菌易变,导致选育的抗病品种很快失去利用价值。因此,根肿病的防治始终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的一个难题,而从生活史上阐明致病机理对于新型杀菌剂的开发及综合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基础上,首先优化了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条件,其次用水培法研究了根肿菌侵染不结球白菜的无性短循环过程及初生游动孢子和次生游动孢子的致病作用;最后用透射电镜切片观察了休眠孢子囊及次生包囊的内部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休眠孢子囊萌发的优化研究采用浅层液体培养法,研究发现黑麦草根分泌物较寄主根分泌物对根肿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促进作用更强;黑麦草根分泌物经稀释后促进作用减弱,当稀释至10%及以下时无促进作用;冷藏保存后的休眠孢子囊萌发力降低,保存20 d后,萌发率仅有0.34%。在优化的最适条件下观察了休眠孢子囊的萌发动态,培养第7 d萌发率最高,为2.16%,累积萌发率达到5.10%。2.芸薹根肿菌侵染不结球白菜的最适条件及无性短循环研究采用水培法(罗红春等,2014),研究了芸薹根肿菌侵染不结球白菜的最适条件,接种时不更换营养液侵染较好,最适侵染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5,最适接种浓度为107个/mL。在最适水培条件下,前后培养3批不结球白菜,验证了芸薹根肿菌侵染不结球白菜后,次生游动孢子会从根毛释放出来再次侵染根毛和表皮,生活史中存在无性短循环过程。3.芸薹根肿菌初生游动孢子和次生游动孢子的致病作用研究初生游动孢子致病作用研究中,选用保护性杀菌剂氟啶胺作为抑制剂,将根毛被侵染而次生游动孢子尚未排出的不结球白菜置于加有适量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与未加抑制剂的对照组比较,观察发病情况;次生游动孢子的致病作用研究采用无性短循环研究的方法,将各批寄主接种后水培25 d、砂培40 d后观察发病情况;石蜡切片发病植株肿根,检查根部细胞是否被根肿菌侵染。结果表明,初生游动孢子和次生游动孢子均能单独侵染不结球白菜并致其发病,形成肿根,石蜡切片观察到被侵染的细胞充满休眠孢子囊。4.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囊和次生包囊超微结构的观察土培接种榨菜幼苗,接种后第10d拔出幼苗,冲洗干净根部,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振荡被侵染的根收集芸薹根肿菌次生包囊,透射电镜观察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囊和次生包囊的内部结构。休眠孢子囊的直径为2.5~3.1μm,囊壁不光滑,细胞壁两层,有刺突,单核,有核仁;内部分布若干嗜锇小体。次生包囊圆形,直径约3.5μm,双核,直径约3.0μm,内部观察到明显的管腔(Rohr),管腔内有棘杆(Stachel),顶端尖锐。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本文以莠去津高效降解细菌HB-5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固定化方法、固定化的降解特性、细菌HB-5及固定菌在农药厂生产废水和土壤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莠去津的理化性质、国内外应用概况,以及由于其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对前人工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莠去津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动态、降解代谢、生态毒理及生态风险特征以及其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对微生物和酶的
目的:探讨了中医护理路径对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
目的:探讨PCNL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接受PCNL手术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采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予以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
目的 :探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用肌注重组干扰素与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 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