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分离株的致病性和主要毒力基因结构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弧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污染菌之一。该病原菌主要导致胃肠炎和败血症。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与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编码基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hermostable-related hemolysin, TRH,编码基因trh)有关。但并不是所有副溶血弧菌分离株都有致病性,目前为止环境和海产品分离株及临床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布及其致病能力的相关性尚不清楚。大部分临床分离株都具有由TDH引发的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 KP),只有少数环境和海产品分离株出现此现象。另外,携带trh基因的分离株均具有尿素酶表型。很多血清型的副溶血弧菌均可携带tdh和/或trh基因。自1996年在Culcata,印度发现新03:K6流行株以来,亚洲和美国等多次爆发由该血清型引起的胃肠炎中毒事件。其它血清型如O4:K48, O4:K68, O1:K25也有潜在的致病能力,而且与03:K6亲缘关系相近。因此,分离和收集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环境和海产品分离株以及临床分离株,比较其毒力基因的分布及结构特征并对其进行分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及其分子生态特征,从而可提出控制策略,有效预防副溶血弧菌病的发生。从5个不同海产品加工厂和杭州海产品零售市场共采样766份,包括新鲜、冷冻和成品海产品以及海产品加工环节中的环境样品。经过碱性蛋白胨水的预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TCBS)的初步鉴定后,以具有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的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和旋转酶B基因gyrB为靶目标进行双重PCR鉴定。检测结果显示163株(163/766,21.3%)为副溶血弧菌。上述结果表明,新鲜、冷冻海产品及其加工环境中均存在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副溶血弧菌。比较三种不同限制性内切酶(ApaⅠ、SmaⅠ和NotⅠ)对54株副溶血弧菌环境、海产品和临床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表明NotⅠ的分型效果优于ApaⅠ或SmaⅠ,在54株分离株中,有49株具有可分型性,而另外5株不能被分型。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可将所有菌株划分为11个脉冲型(分别为A至K)。参考株BJ1997和5株海产品分离株属于Ⅰ脉冲型,其它环境和海产品分离株则分别属于A至H、J和K PFGE型。临床分离株主要集中于A、B、D、E、G和K脉冲型。B型为主要的脉冲型,包含4株临床分离株和4株海产品分离株,同时它又可分为3个亚型,其中2株临床分离株(ZJ1和ZJ5)和2株海产品分离株((ZJ6和ZJ7)分别属于B1和B3亚型。上述结果暗示杭州地区的食物中毒事件可能因食用未煮熟的已污染副溶血弧菌的海产品所致。同时也表明PFGE分型体系可用于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深入了解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及基因分布情况,本研究对263株副溶血弧菌(包括4株参考菌株,32株临床株和227株环境和海产品分离株)进行表型分析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携带toxR和toxRS基因。28株临床菌株(28/32,87.5%)和3株海产品分离株(3/226 1.32%)为tdh阳性,3株临床株(9.4%)和7株海产品分离株(3.09%)为trh基因阳性。31 tdh-阳性的临床和海产品分离株中,30株(30/31,96.77%)为神奈川现象阳性,而10株trh-阳性中,7株(70%)为尿素酶阳性。1株海产品分离株和22临床分离株属于新流行株03:K6。比较新的03:K6流行株、01:KUT和04:K68与老的03:K6菌株toxRS序列,发现在第576至1244位碱基之间存在着6个碱基的突变。在32株临床分离株中,有26株为GS-PCR阳性,17株为orf-PCR阳性。而在海产品和环境分离株中,只有1株为GS-PCR阳性,5株为orf-PCR阳性。上述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新流行株03:K6和其它具有致病性的类似血清型均存在于中国沿海地区。选取16株具有不同表型和基因型的副溶血弧菌代表性菌株进行体内外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菌株其致病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临床菌株的产肠毒素能力显著高于海产品分离株(P<0.01,73.82%vs 62.07),经腹腔注射后临床菌株的小鼠毒力显著强于海产品分离株(P<0.05),LD50分别为106.62和107.13。另外,临床菌株具有更高的体外培养细胞(HeLa和Caco-2)粘附能力和更强的细胞毒性(HeLa),但无显著性差异。Tdh阳性分离株与tdh阴性菌株相比能产生更高的肠毒素(P<0.05,74.24%vs 60.55%’),对小鼠毒力更强,LD50分别为106.55和107.2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tdh阳性分离株具有更高的细胞粘附能力和更强的细胞毒性。体内外毒力试验表明trh阳性分离株的致病性位于tdh阳性与tdh和trh阴性菌株之间。上述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或tdh阳性菌株的体内外致病性高于海产品分离株或tdh阴性菌株。为进一步探讨tdh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结构特征,选取15株tdh阳性的副溶血弧菌代表菌株(12株临床株和3株海产品分离株)进行tdh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株临床株的tdh属于tdh1(相似性>98%),2株临床株和1株海产品分离株的tdh为tdh2(相似性>99.2%),另外2株海产品分离株的tdh则属于tdh3(相似性>98%)。此外,采用长距离PCR (LA-PCR)对海产品分离株HZ34 12 kb长的tdh临近区域(位于全基因组的VPA1312至VPA1327;)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位于染色体2中,含有两个主要毒力相关基因,VPA1321和VPA1327,分别编码细胞杀伤因子(cytotoxic necrotising factor)和胞外酶T (exoenzyme T)。同时采用基因步移试剂盒扩增菌株F22 tdh启动子区域及其3’区域(长为5.6 kb,tdh包括基因),该菌株同时含有tdh和trh基因,且无法用LA-PCR进行目的片段的扩增。结果表明,在tdh的5’端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架,ORF1和ORF2为类似插入序列,与副溶血弧菌RIMD2210633高度相似性(>97%),而ORF2与副溶血弧菌的TH3996的转座酶相似性为96%。另外在tdh基因的3’端发现两个未知基因,两者都编码假设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VP1767(相似性分别80.9%和55.5%),对应于副溶血弧菌RIMD2210633的染色体1中。本试验结果为深入探索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分子生态特征及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途径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农药是农业中重要的生产物资,是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明确不同结构和类型农药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性,可以为开发新型高效安全农药提供支持和引导。结合当前农药领域
房地产企业运营流程复杂,开发周期长,资金密集,涉及税种多,税制复杂,涉税总金额高,导致其涉税风险点多,税负可管理空间较大。在当前国家产业调控政策越来越严,行业内竞争也越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散光患者后对在视力、术后散光、有无眩光、角膜地形图等方面的观察。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20例
甲壳动物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对虾养殖行业,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疾病的爆发也给对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congenital constrictingbandsyndrome,CCBS)为临床少见病种,出生时可见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环绕肢体软组织的凹陷,多发于小腿、足趾、前臂、手指,偶尔在躯干
看究第3期《地图》杂志的“国货”专题,我和小白都有些沉默。那些被遗忘的激情,一下子充满了大脑。小白说,他想发一种“当年不再”的叹息。还记得,当初从屏幕里看到身穿海魂衫的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隶属于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是一种无包涵体、具双层囊膜、杆状型的双链环状DNA病毒。该病毒宿主范围很广,对虾、螯虾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是近年来开发的名特优养殖新品种:并且西南大学在南方鲇的移养、驯化和人工繁殖上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在野生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