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建筑消耗的大幅度增加。然而,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这种通过过度消耗能源来满足建筑室内舒适性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自然通风是一种既能满足室内人们的热舒适性的要求又能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同地区的人可接受的自然通风条件下的舒适温度的范围并不相同,并且不同建筑设计策略下的节能效果也有显著差别。本文主要研究自然通风条件下徽州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及节能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自然通风条件下居住建筑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总结当前关于徽州地区的建筑环境与节能的研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重点。第二章介绍了热舒适性的基础理论,包括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模型以及评级标准等。本文选择以PMV-PPD和操作温度作为评价指标,以Fanger的热舒适模型为评价模型,以ASHRAE 55和ISO7730以及《民用建筑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第三章主要总结了徽州地区的建筑和气候特点,指出徽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降雨量1759.7mm,年平均日照时间1815.7h。由于年日照时间长、温度高、降雨量大等特点,使得徽州地区全年大多数时间比较湿热;而徽派建筑是我国南方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包括依山傍水的选址、街巷相连和间距极窄的群落布局、粉墙黛瓦建筑风格以及天井、马头墙等极具特色的建筑元素。第四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以及CFD模拟研究建筑通风条件下居住建筑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①湿度对徽州地区的居民的热舒适性的影响不明显,徽州地区的居民的耐湿能力都比较强;②由于风速不大,对当地居民的热舒适性的影响不明显;③温度是影响当地居民热舒适性的决定性因素,调查表明在对热感觉基本满意82.05%的被调查者中,对整个热环境满意的高达74.94%。④自然通风条件下,90%满意率的徽州地区居民可接受的舒适温度范围为21.22℃~25.25℃,80%满意率的徽州地区居民可接受的舒适温度范围为16.92℃~28.09℃。⑤徽州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并不是非常有利于自然通风。风环境模拟表明,不同风向的季风对通风效果影响较大,西南风比南风更能促进自然通风。⑥徽州民居的主要通风方式:白天是借助于大门风压和天井的热压相结合自然通风;晚上大门关闭,主要依靠天井的热压通风,通风效果不佳。第五章利用模拟软件分析了徽州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潜力,结果显示:①自然通风条件下,80%满意率的时间是2463小时,90满意率的时间是1735小时,表明徽州地区纯自然通风条件下满足人体舒适性的小时数较小。②采用遮阳措施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高热容材料的节能措施的节能潜力最大,分别可以增加969小时和691小时的舒适时间。③全年5月~9月的遮阳措施的节能效果最佳,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高热容性材料节能效果最佳的月份是1月~7月和9月~12月。④夏季,空调能耗会随室内空调设定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地降低,随着窗墙比的增加而显著的增加,且当窗墙比为0.2时,空调温度T=26℃时的能耗最小,要比T=24℃节能17.98%。⑤内遮阳措施的节能效果不显著,可能节能也可能增加能耗。⑥外遮阳措施的节能效果显著,当空调温度T=26℃、窗墙比为0.2的节能效果最佳,比未遮阳时节能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