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是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在使得国际贸易规模、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贸易发展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从外资流入的角度,尝试分析外资流入对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与贸易方式,贸易保护政策以及贸易发展战略的影响。
关于外资流入对国际贸易基础的影响:自从1817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该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主线,并于1969年被萨缪尔森称为“所有社会学理论中唯一正确且首屈一指的”。但是在资本等要素能够在国际间流动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作为国际贸易基础地位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因为该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因此比较优势(包括要素禀赋优势)是各国所独有、独享的,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分工与贸易必然是互补的,贸易利益也能在各国间平等地分配。但在资本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家投资设厂,分享后者的比较优势,这样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变为了其吸引外国资本、能够被外国资本利用的区位优势。一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本国所利用,取决于相对于外国产业、外国企业而言,本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本国产业、企业具备竞争优势,本国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多的为本国所利用,本国也才能到国外去分享别国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资本流动条件下,竞争优势正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但是,竞争优势又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因为竞争优势中的要素优势就包含了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资流入能够对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东道国竞争优势的提升。
关于外资流入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和加工贸易。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发展是当代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现象,两者都以产业优势和公司优势为基础,是竞争优势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直接体现。外资流入对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和利益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通过自我发展和吸引外资并举来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和公司优势,积极参与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以提升自己的国际贸易分工地位,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加工贸易是当代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在要素自由流动、要素分工的条件下,甚至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已经超过中国对外贸易的50%)。外资流入对加工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居绝对的主导地位,获取了主要的静态贸易利益,由于转移价格、技术封锁等原因,又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的动态利益大打折扣。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应该培育自己的加工贸易主体,开展自主加工贸易,以获得更多的加工贸易利益。
关于外资流入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作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一个重要流派,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即使发达国家出于各种原因,仍然或多或少的不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但是,在外资流入的情况下,贸易保护政策,包括被不少经济学家和政府推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大大下降。外资流入条件下的贸易保护政策应该从原先单纯的以商品保护为主转向兼顾商品保护与要素流动,将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竞争政策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关于外资流入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终服务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作为总结,本文最后研究了外资流入条件下的贸易发展战略问题。在外资流入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外资流入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应转向利用外资从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支撑和相关产业、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等方面来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