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伽玛射线暴(GRB)是宇宙中恒星尺度,极端剧烈的γ射线爆发现象。至Swift-Fermi卫星观测时代以来,伽玛暴一直处于天体物理研究的热门领域。一般认为,伽玛暴的中心引擎可归为两类:恒星级黑洞或新生的毫秒磁星,通过消耗转动能或吸积来驱动相对论性的喷流,形成的喷流迅速向外延展,快慢壳层在向外延展过程中相互碰撞形成内激波,产生相对应的瞬时辐射,喷流与星际介质/星风相互作用形成外激波,产生多波段的余辉辐射。本人在硕士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报道第一手光学数据和探究毫秒磁星中心引擎的辐射机制。本文对新生磁星与超吸积黑洞中心能源的相关辐射机制有简单的介绍,其中对于磁星的辐射行为有比较细致的探究。本文报道的第一例伽玛暴为GRB 150910A,其γ射线与X射线同时呈现内部平台(缓慢下降的行为),它的光学R波段数据来自KAIT观测,光学余辉的光变演化行为可以用简单的外激波模型拟合。Y射线/早期X射线呈现内部平台的特征,很难用标准的正向激波模型去拟合,需要考虑中心引擎长时标,持续性的能量注入。其BAT与XRT,XRT-Optical联合谱拟合结果表明平台的辐射来自于中心引擎的内部活动,可能来源于磁星的磁星风的能量注入过程。光学的辐射属于外激波贡献,并且余辉晚期的光变曲线可采用外激波模型下的薄壳层的正向激波成分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这个暴的内部平台可能与中心引擎为新生毫秒磁星相关。本文通过磁星风辐射光度及其中子星状态方程,限制得到磁星表面的磁场强度范围:1.02≤Bp,15≤1.80G;新生磁星的旋转周期范围:1≤P,15≤1.77ms。其中考虑到新生毫秒磁星的旋转周期的最低下限1ms,得出磁星风辐射效率大于32%。其旋转周期及表面磁场强度都在合理量的范围内,且光变特征非常符合新生毫秒磁星的演化过程。我们探究了 x射线平台及之后出现耀发特征的一类伽玛暴,发现晚期X射线耀发行为可能与磁星塌缩为新生黑洞的辐射相关。毫秒磁星的中心质量过大或者旋转变慢都会导致其维持不了自身引力塌缩为黑洞,新生的黑洞会再次吸积部分已经被瓦解的物质,也就是黑洞的回落吸积过程。物质被吸积使得黑洞旋转加速,导致光变曲线迅速上升,再通过BZ机制释放能量,黑洞旋转变慢,光变峰值之后快速的下降。回落吸积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平台后耀发的行为,从而限制出新生黑洞的一些相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