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块体稳定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块体理论是近年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以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背景,对地下厂房块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基于块体分析的支护优化方法;采用Newmark法和离散单元法研究了块体地震响应过程,初步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块体地震稳定分析的多因素、多指标评判方法,扩展了关键块体理论的应用范围。主要研究工作和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地质资料和地下厂房设计资料,采用Dips地质分析软件和Origin统计分析软件详细地分析地下厂房区节理裂隙、岩脉与断层的产状、规模和形态,获得了分析块体的地质资料,为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支护优化分析及块体地震响应分析奠定了基础。(2)基于关键块体理论,充分考虑了围岩中断层、岩脉和节理相对位置,通过块体分析软件(Unwedge)综合评价厂区定位、半定位和随机块体的几何特征、滑动机理和稳定性状,进一步根据厂区顶拱围岩施工过程中揭露断层和岩脉的空间分布,对主副厂房进行分区段、多方案的支护计算分析,根据各区段内的块体种类和支护安全度,优选出适合不同类型块体的支护方案,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调整锚杆布置,以达到安全经济的效果。(3)基于关键块体理论,寻找出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中的可动块体,采用Newmark法研究了块体地震响应特征和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三向地震荷载组合作用,在块体引起的瞬时数值较大的加速度是使块体产生永久位移的根本原因;块体在不同烈度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只是永久位移产生变化,甚至其滑动模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研究还发现块体地震响应特征与其几何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后考虑结构面的退化效应,研究了块体地震响应特征关于结构面强度参数的敏感性。并由此初步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块体的地震稳定分析的多因素、多指标评判方法。(4)地震波在岩体结构面上产生复杂的透射、折射、反射等传播过程,个别部位的块体就可能产生松动滑移甚至失稳垮落。本文以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实体,以在施工现场绘制的地质素描图为基础,运用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安装间某一定位块体和结构面的实体模型。模拟安装间开挖过程,并通过实测开挖变形数据验证所选模型尺寸与参数合理性;进一步研究该定位块体不同支护工况下地震响应与动态稳定性。结果表明应用离散单元方法分析块体地震响应与稳定性是可行的,锚杆支护对关键块体具有较好的抗震作用。
其他文献
裂隙岩石的化学渗透与应力耦合过程的长期行为研究是岩石力学领域国际最前沿的课题之一,也是核废物地质处置、能源地下储存、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热开发、石油开采以及坝基
学位
随着桥梁的墩高和跨度的不断增加,温度对桥梁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但目前对桥墩的日照温度荷载研究较少,各国规范不仅在温度梯度模式上存在较大分歧,同时也缺乏桥墩日照温度荷载的规
伴随着世界上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以及核废料储存工程的建设,许多国家开展了深部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室内试验和现场观测表明,岩石的破坏过程与扩容密切相关,理解岩石的
近些年,钢结构被广泛用于大型工业、民业以及公共建筑设施中,但随着结构使用时间的延长,超负荷使用等问题的出现,使其出现损伤、失效等相关危害越来越多。因此,钢结构损伤检
软弱地层隧道,特别是软土隧道,采用暗挖方法修建时,由于地层稳定性能差,施工条件困难等因素,往往需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处理,改善其工程物理力学性能,才能满足工程
人工水平冻结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地铁隧道施工中经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的地层加固辅助工法,目前已泛应用到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必将具有更加广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2010年4月1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油气储量和产量逐年增加,在我国的石油工业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低渗透砂岩储层中,构造裂缝较发育,加强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
首先本文介绍了桥梁动力有限元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了与桥梁相关的结构动力学理论,阐述了动态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最后,以丹东一海城高速公路斜拉桥和京承高速密云段
随着大跨桥梁及高层建筑的增多,尤其是在铁路大幅度提速的今天,高速铁路、客专、列车时速大幅提高,相应的线路建设标准,主要是路基和桥梁的沉降标准(轨道平顺性)和技术要求比过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