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人口增长、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这种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完善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我国灾害频发、灾情严重,救灾工作十分艰巨,往往超出政府的实际救助能力,资金投入不足、救助范围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救助对象的需求,这时就需要其他力量来补充和协助。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在救灾、救护、救援方面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组织,成为政府人道主义工作领域的助手,并在自然灾害救助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中国红十字会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实;防灾培训工作形式单一,且效果也不得而知;志愿者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公信力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等等。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红十字会本应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功能的发挥,以及如何完善中国红十字会的自然灾害救助功能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此次研究以X市红十字会为研究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个案访谈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自然灾害救助的流程、各阶段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X市红十字会的实际状况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探究制约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功能的因素。 研究表明,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方背景、媒体有失公正和客观的报道、不健全的评估体系、有待提高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志愿者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的缺乏是制约中国红十字会救助功能的重要因素。如果能从对自身有合理的定位、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妥善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优化队伍结构这四个方面入手,可以切实有效的解决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更好地发挥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