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分析单独应用585/1064nm双波长染料激光、单独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及两者联合运用这3种不同疗法医治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医治的138例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治疗原则及患儿监护人意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激光治疗组(n=52)、口服药物治疗组(n=46)、联合治疗组(n=40)。3组患儿每月接受复诊,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医治时间、医治结果和不良反应,同时通过拍照记录瘤体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Achauer等的评判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详细记录治疗过程每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138例浅表性血管瘤患儿均遵医嘱完成医治,三组患儿一般基本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等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实验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7.5%,39/40)与激光治疗组(96.2%,50/52)、口服药物治疗组(95.7%,44/46)相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92.5%,37/40)与激光治疗组(65.4%,34/52)、口服药物治疗组(78.3%,36/46)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优良率显著升高,存在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达到IV级优的比率(62.5%,37/40)与激光组治疗组(30.8%,16/52)、口服药物治疗组(32.6%,15/46)相比,联合治疗组疗效为优的患儿超过本组治疗人数一半,存在显著差异,且所需的治疗时间为(4.72±1.03)月,时间明显短于激光治疗组(6.65±1.46)、口服药物治疗组(6.83±1.44),存在差异(P<0.05)。3组治疗过程中少数患儿会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皮肤水肿、水泡、腹泻、皮疹等,但均未出现一例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585/1064nm双波长激光与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对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两者联合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安全且效果更佳,治疗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