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霉菌毒素是一类霉菌在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霉菌毒素通过动物采食的方式进入体内,累积一定量的霉菌毒素会对动物的生产、繁殖机能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能导致动物死亡。黄曲霉毒素B1具有极高的毒性和致癌性,进入动物体内会严重损害动物的肝肾功能和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性激素作用,主要危害动物的生殖系统,同样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呕吐毒素会使动物产生厌食呕吐等症状,导致动物生长缓慢和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分别于2014年从黑龙江、河南、福建、浙江、广东等15个省市收集饲料及饲料原料518份,其中饲料213份,玉米、麸皮等原料305份;2015年从辽宁、河北、山东等19个省市收集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共915份,其中饲料362份,玉米、麸皮、小麦等原料553份。2016年从北京、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20个省市收集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共792份,其中饲料305份,玉米、麸皮、小麦等原料48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测定了2014年2016年从各个地区收集的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含量。检测结果:2014年样品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35.35μg/kg,超标率14.17%;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288.20μg/kg,超标率11.22%;呕吐毒素平均含量920.65μg/kg,超标率23.60%。2015年样品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4.61μg/kg,超标率2.94%;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633.11μg/kg,超标率15.57%,呕吐毒素平均含量1942.90μg/kg,超标率39.68%。2016年样品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12.64μg/kg,超标率4.60%;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180.74μg/kg,超标率5.31%;呕吐毒素平均含量1259.85μg/kg,超标率27.47%。由结果通过分析得出: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的检测结果反映出我国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种类差异,粕类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饲料及原料,而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水平较轻;麸皮、大麦、小麦等受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较轻;DDGS和蛋白粉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最高,呕吐毒素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可能受气候条件和储藏条件等影响,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表现出时段性和波动性。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还表现出地区差异,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样品受霉菌毒素最为严重,其次是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样品受污染情况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