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所看到的建筑物都是以两种方式存在的,一种就是用眼睛看到的建筑物的物质形态,一种是使用和穿行于其间的空间形态。在建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被讨论的都是建筑物的物质形态方面,无论是建筑理论还是建筑评论。从19世纪晚期开始,建筑学开始关注空间这一主题,并且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到了20世纪,空问逐步正式的成为建筑学的一个方向,并在20世纪末期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出现了空间的理论。“建筑的主角是空间,空间的主角是人”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主题。空间的设计本来就是空间内的活动安排。对人的行为问题的研究,已不再只局限于社会科学和生态科学领域。源于人性意识的觉醒,针对建筑设计的行为科学研究日渐盛行。行为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目的和欲望,而采取的活动状态,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日常的活动。通过观察这些看似毫无关系和规律的活动,能够发现人们的某些固有特性。如果用科学的手段加以分析,就可以找到其共同的规律性,进而将行为结合在空间中做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更好的指导人们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直接反映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这就使得探索人的行为规律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并在设计中正确积极地将其反映出来,确立以人的行为为依据进行空间设计的思路,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关于空间组织与行为运动的关系已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特别是行为建筑学的出现更是将其上升到了设计理论的高度。在场所理论、认知地图理论、空间关系学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基于行为模式的具体设计方法,然而这些设计方法也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这些方法的设计前提多是定性的进行一些观察分析,难免存在一些主观上的认识,使设计出发点有所偏离。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城市建设对于空间质量的要求也处于火热状态。所以,研究人的行为运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创造真正满足市民需要的空间环境,已成为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诸多形势对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正因为如此,论文试图以空间句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将空间作为第一研究对象,来探讨使用者行为运动与空间组织的相互关系,使建筑设计在人性化的同时更具有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