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践中,翻译的实际面貌与“应该”呈现的形态并不一致。传统理论对于译文与原文间的差异批评为”叛逆”。描述翻译学派兴起后,采取了全新视角来考察这种叛逆。70年代吉迪恩·图里从规范论的角度考察了这些叛逆背后的社会因素。功能学派学者则提出目的论,认为翻译取决与参与者的目的。尽管描述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学者们并未回答这些相互矛盾的因素如何影响翻译决策。从这一问题出发,本文试图将规范论与目的论结合起来,对这些因素的互动模式做一探讨,并以实例来讨论这一模式的解释力,以及探究策略性叛逆出现的原因。 论文的引言部分对传统研究及描述研究的现状、各自的优点及盲区做一个回顾。引言还简要阐述了论文的中心要点,即译者在面对相互矛盾的制约因素时如何作出翻译决策。 第一章讨论了翻译的本质及其中的策略性叛逆和操纵因素。翻译是一个改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各种叛逆(包括策略性叛逆),制约叛逆的因素主要有翻译目的和翻译规范。 第二章介绍了目的论(2.1)和规范论(2.2),并指出了这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2.3)。两种理论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行为理论),都以目标文化为导向并采取描述性方法,这表明他们可以结合起来对叛逆的制约因素做更全面的描述。 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阐述了规范和目的互动的模式以及翻译中策略性叛逆现象大量发生的原因。(1)制约翻译实践的规范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可能相互矛盾和冲突。(2)规范的效力是不同的,译者倾向选择效力强的规范。当目的与规范冲突,则取决于要付出多大代价和译者的决心。(3)译者根据目的规范的冲突与互动,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点,并据此作出翻译决定。(4)策略性叛逆经常发生是因为忠实规范效力不高。造成这种状态首先是因为有语言文化差异;其次是因为翻译往往被认为是“他者”,与本土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文学常规等相比处于下风;最后因为确定译文是否叛逆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大的难度。 第四章是用这一模式对《天演论》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这一模式的适用性。第一节简单介绍了《天演论》的翻译和出版情况。第二节分析了译者的翻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