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缓减台风灾害措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关课题,研究地处东南沿海容易受到台风侵袭、同时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的福建沿海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与风荷载的耦合规律并提出不同尺度的缓减台风灾害的措施。文章融合多学科,如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气象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等,从缓减台风灾害视角出发,建构福建沿海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缓减台风灾害体系框架,并运用CFD软件,在整合大量的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对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证研究。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街区—建筑—构造”三部分展开:
  论文体系框架的建构是以目标导向的福建沿海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构成与特征为基础,对福建部分沿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构成与特征的提炼与整合采取“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与之相应,将福建部分沿海历史文化街区“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构成要素与风灾侵袭特征、破坏机理以及风荷载特性进行耦合,提出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即“街区—建筑—构造”三个层面的缓减台风灾害理论与措施的基本体系框架。
  街区层面,建立街区形态要素(建筑密度、高度、街道形态、建筑组合形式、绿化、山地环境与历史文化街区周围建筑环境等)与风荷载耦合的原理体系,进而提出相应的定性的缓减台风灾害措施。同时,对三坊七巷、云霄和平路以及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进行CFD数值模拟,结合上述街区形态与风荷载耦合的理论确定各历史文化街区容易受到风致破坏的区域的分布特征,从而有目的地加强对抵抗风灾的脆弱区域或位置的保护,得以降低风灾的产生,并整合形成相应的应对措施。
  建筑层面,探讨影响风荷载的建筑单体层面的因素(风向角、屋面坡度、高宽比、长宽比、门窗、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的影响机制,同时对四种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多进天井民居、骑楼以及外廊式洋楼的风荷载特性进行CFD数值模拟,进而整合形成适应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单体层面的缓减台风灾害措施。
  构造层面,探讨不同的构造形式(屋脊与出山、脊饰、挑檐和檐墙等)对风荷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CFD数值模拟分析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典型的五行山墙(金、木、水、火、土形山墙)对屋面风荷载的影响,综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建筑构造层面的缓减台风灾害措施。
  综上,对台风易发地区的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缓减台风灾害措施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是实现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沿科学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可以为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街区及周围的建筑高度控制、建筑与绿化布局等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从而提高福建沿海历史文化街区应对风致破坏的韧性与缓冲能力,实现其长久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的增长速度也在急剧增加,将所有的数据存储在本地磁盘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用户选择将数据存放在云上。为了数据的正确使用,用户需要确保从云端获取的数据是完整的。因此,如何检验存储在云上数据的完整性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云存储中数据完整性验证框架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Third Party Auditor, TPA)来完成验证工作。由于该框架完全依赖
学位
传统计算机处理架构面临着严峻的“存储墙”挑战,随着现实世界中图数据规模的急剧膨胀,难以满足图计算高带宽、低延迟、大容量的现实需求。通过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sistive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eRAM)的存内计算硬件将计算单元集成到内存单元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考虑到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中采用以矩阵结构为元粒度的组织方式,因此,在处理度数服从幂律分布的真实世界图数
学位
在边缘环境下,由于监测部署成本高、测量可靠性低等原因,数据稀缺性成为一个普遍难题。迁移学习非常适合解决此类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任务之间共享知识来解决数据量不足的任务训练问题。然而,目前多任务迁移学习系统对于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来说过于复杂,原因在于:首先,机器学习模型本身就是计算和通信密集型的;其次,为了避免模型过时、且利用最新数据,需要对每一个任务从头开始反复训练。在这种场景下面对计算复杂性的挑
学位
手写体识别技术研究由来已久,识别效果也逐步提高,但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手写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涂抹书写对传统手写体识别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增加了识别难度,降低了识别准确率。即便现有针对涂抹书写的研究通过增加涂抹书写模块来提高识别准确率,但因此所增加的训练、识别环节在时间和资源方面的开销极大,从而导致了识别效率的急剧下降,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为解决实
随着神经网络建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深度学习在多种学习任务上的优秀表现,声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不断突破着技术性能。从说话人的声音中提取出能够表示说话人身份的特异性特征,称之为声纹特征。声纹特征可以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领域,成熟的应用包括声纹锁和声纹识别系统等,目前正逐步进行大型的商业应用。近年声纹识别的重心也渐渐从传统方法向深度学习方向转移,特别是端到端深度模型方向。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声纹识
学位
声学事件的检测与定位是声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对未来智能设备与虚拟可交互系统有关键性作用。单声源无干扰的条件下,现有研究成果的声学事件检测与定位的准确率已经较高,但实际场景中,声学事件语音信号受到回声、噪声和叠加声源的干扰,准确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研究多声源复杂条件下,小数据集的声学事件与检测增强技术。  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相似性的分解方法,将声学事件检测与定位任务分解为邻域相似任务和事件预测增强
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题与目标。快速增量式发展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民生福利的大幅度改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空间的无序蔓延,耕地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等问题接踵而至,生态资源消耗与承载力之间的“剪刀差”日渐增大,生态赤字逐年上涨。  面对复杂交织的发展问题,涌现出诸多应对策略。通过梳理概括,主要从土地的开源与节流、都市农业、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低碳、空间
学位
夜景照明早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环境资产组成部分,高品质的夜景照明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夜生活。本研究是对因城市照明色光产生的光侵扰对居民如何产生影响的定量化研究,更具体阐述为“具有明显色彩倾向的彩色光,对居民在明视觉环境下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时的,视觉效应的视力与心理层面的干扰影响”,旨在为光侵扰有效防治奠定基础,以最终提升夜景照明品质。  本文梳理了色光侵扰定量化的相关研究,厘清了研究的复
学位
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
自然通风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还能有效节约夏季空调能耗。但由于控制自然通风的复杂性,夏季自然通风与冬季节能存在着某种制约关系,基于自然通风的建筑节能整体优化一直是目前所面临的难点问题,难以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应用。论文研究了自然通风与建筑能耗之间的量化关系,及结合优化算法优化住宅设计参数的方法,可以让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快速方便的利用自然通风。  为了建立基于自然通风的住宅负荷计算模型,文章分析了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