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的结构十分精细。眼部各组织一旦发生病理性改变,将导致功能受损而引发视力障碍。临床上,眼部血管新生性疾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病变和脉络膜病变是常见的眼部新生性血管疾病,主要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DR)、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 VKH)、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等。这些眼部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在疾病后期均会发生大量血管代偿性的增生,以缓解缺氧导致的眼球局部组织缺血。研究表明,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及色素上皮细胞在受到缺氧损伤后能释放大量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等促血管新生因子。这些促进因子的异常高表达是导致组织病变及血管失控性增生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均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新生过程中最主要的促进因子。VEGF具有使细胞外基质变性、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功能,是眼部新生血管性眼病、肿瘤等血管增殖性疾病中的必需因子。VEGF与VEGFR1(flt-1), VEGFR2 (KDR)等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受体磷酸化后激活下游的PI3K/AKT、MAPK、 ERK1/2等重要的信号通路,活化一系列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促进抗凋亡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血管新生。药物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可以避免手术治疗所带来的高风险、并发症多、疗效不确切等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VEGF相关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抗氧化药物对新生血管性眼部疾病进行治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抗氧化药物由于其给药方式、药物毒性和疗效不确定等因素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但VEGF相关药物在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应用上却受到广泛的关注。从中草药中分离提纯出的单体化合物是我国草药库中的瑰宝,从其中发现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功能小分子化合物,对于研发新剂型的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莲花素A是从毛莨科银莲花属的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但未见其关于血管新生的报道。本研究中证实了银莲花素A在体外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促进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在较低剂量就能降低SD鼠动脉环微管结构的形成。在动物实验中,银莲花素A能显著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动物的视网膜血管新生。在分子机制的探索和研究中发现,银莲花素A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VEGF165诱导的MEK1/2、ERK1/2和AKT的蛋白磷酸化,提示我们银莲花素A是通过抑制VEGFR2介导的AKT、ERK1/2信号通路来到达抑制血管新生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中草药单体:银莲花素A。并发现它在内皮细胞中抑制AKT、ERK1/2信号通路。此外,我们建立了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后肢缺血模型,用于促血管新生化合物的筛选;建立了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和肺转移模型,用于抗转移性结肠癌药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