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有着矢志不渝的兴趣和追求,回顾马克思一生的学术研究经历,其中对于历史科学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本文所研究和探讨的《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一部由马克思在晚年写作并完成的,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的历史学研究笔记。这部著作集中反映和体现了马克思在晚年的思想动向和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作为19世纪,乃至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现实性上,其难以避免的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历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在事实上,马克思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思考和总结,更可以称之为那个时代历史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之一。可见,《笔记》的完成对于马克思自身,以及那个时代来讲都是一件绕不过去的重要文献。
但是,相比较于现今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手稿、笔记的丰富研究成果而言,对于马克思这部《笔记》的研究相对薄弱。所以,深入研究和剖析马克思在《历史学笔记》笔记中的思考和研究成果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的目的正是源于对这份《笔记》进行相对全面的研究,努力尝试为《笔记》的研究贡献出绵薄之力。
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通过深入《笔记》的内容本身,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并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尝试继续马克思在晚年“未竟的思考”,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一些有限的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笔记》的研究现状,基本概括出了本研究主题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完成《笔记》时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包括《笔记》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笔记》在马克思一生学术路径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基于《笔记》的内容本身,分析了马克思在完成《笔记》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写作的手法、行文的特点,以及内在的研究逻辑。同时,对《笔记》的内容本身进行了细致地梳理,概括出了《笔记》每一册的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更不是随心所欲地记录,而是在进行《笔记》的撰写过程中,遵循着自己的逻辑,通过流畅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于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其中,对于马克思在《笔记》中做出的诸多评价,更是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态度、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对于历史研究的思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第三章继续深入《笔记》的内容本身,基于对《笔记》一书内容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提出了《笔记》是一部马克思意义上的“中世纪史”的全新观点。然后通过在时间的维度上、空间的维度上、现实的维度上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展现了《笔记》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考虑到《笔记》的丰富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完成这样巨大的工作是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的,但很显然,这又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经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将《笔记》定义为一部马克思的“中世纪史”,是符合马克思的研究思路的,也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在《笔记》中深入研究,但是没有明确论述的几个重要观点。作为国内学界的基本共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理论研究的最重大理论创新之一,不断深化和完善唯物史观的理论可以算作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一条主线。在本章中着重论述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对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新思考这几个方面。
第五章总结了《笔记》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启示。对于《笔记》的研究无疑是深入挖掘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文本,是不应该,也是不可能绕过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中,尝试从研究《笔记》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性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特别归纳了笔记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意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启示,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指导价值。
第六章作为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总结和评价。总结全文,可以发现,马克思在晚年完成了《笔记》的研究与撰写,这既是马克思的夙愿,也寄托了马克思的遗愿。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空白”之处,并不是留给后人们叹为观止的,而作为后来人,我们应该勇敢地接过马克思手中的历史接力棒。虽然超越马克思难以做到,但是,在其“空白”的沃土里添上几笔色彩,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作为19世纪,乃至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现实性上,其难以避免的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历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在事实上,马克思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思考和总结,更可以称之为那个时代历史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之一。可见,《笔记》的完成对于马克思自身,以及那个时代来讲都是一件绕不过去的重要文献。
但是,相比较于现今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手稿、笔记的丰富研究成果而言,对于马克思这部《笔记》的研究相对薄弱。所以,深入研究和剖析马克思在《历史学笔记》笔记中的思考和研究成果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的目的正是源于对这份《笔记》进行相对全面的研究,努力尝试为《笔记》的研究贡献出绵薄之力。
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通过深入《笔记》的内容本身,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并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尝试继续马克思在晚年“未竟的思考”,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一些有限的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笔记》的研究现状,基本概括出了本研究主题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完成《笔记》时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包括《笔记》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笔记》在马克思一生学术路径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基于《笔记》的内容本身,分析了马克思在完成《笔记》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写作的手法、行文的特点,以及内在的研究逻辑。同时,对《笔记》的内容本身进行了细致地梳理,概括出了《笔记》每一册的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更不是随心所欲地记录,而是在进行《笔记》的撰写过程中,遵循着自己的逻辑,通过流畅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于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其中,对于马克思在《笔记》中做出的诸多评价,更是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态度、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对于历史研究的思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第三章继续深入《笔记》的内容本身,基于对《笔记》一书内容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提出了《笔记》是一部马克思意义上的“中世纪史”的全新观点。然后通过在时间的维度上、空间的维度上、现实的维度上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展现了《笔记》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考虑到《笔记》的丰富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完成这样巨大的工作是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的,但很显然,这又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经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将《笔记》定义为一部马克思的“中世纪史”,是符合马克思的研究思路的,也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在《笔记》中深入研究,但是没有明确论述的几个重要观点。作为国内学界的基本共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理论研究的最重大理论创新之一,不断深化和完善唯物史观的理论可以算作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一条主线。在本章中着重论述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对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新思考这几个方面。
第五章总结了《笔记》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启示。对于《笔记》的研究无疑是深入挖掘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文本,是不应该,也是不可能绕过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中,尝试从研究《笔记》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性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特别归纳了笔记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意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启示,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指导价值。
第六章作为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总结和评价。总结全文,可以发现,马克思在晚年完成了《笔记》的研究与撰写,这既是马克思的夙愿,也寄托了马克思的遗愿。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空白”之处,并不是留给后人们叹为观止的,而作为后来人,我们应该勇敢地接过马克思手中的历史接力棒。虽然超越马克思难以做到,但是,在其“空白”的沃土里添上几笔色彩,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