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并对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就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及影响展开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审慎人”假说,就此话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受到股利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影响股利发放的多少及稳定性。
为了避免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6年-2008年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Logistic多元回归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借鉴了前人的股利平稳模型等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本文发现,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更加偏好那些支付股利,并且能够分配较多现金股利的公司。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也更倾向于分配较多的现金股利。但是尽管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被认为有着更为严格的信托责任,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审慎性”。同时,在对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影响方面,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存在一种U型的关系。股利政策的稳定性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
本文支持了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但是在现金股利大小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上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外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股票回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