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全运行关系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金融机构作为社会信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个节点产生风险和断裂,就会直接引起其他节点的波动,或间接引起市场丧失信心,进而导致金融体系局部或整体发生动荡,甚至完全崩溃。而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信用中介和支付系统,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过金融危机或银行危机。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让位于浮动汇率制,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竞相放松对银行的管制。银行存贷款利率限制被取消,业务禁区及业务地域限制被打破。银行开始混业经营,其业务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得以加强。但在国际银行业长足发展的同时,重大风险隐患也日益增多。另外,金融创新空前活跃,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不断涌现。银行对衍生工具交易的大量介入,一方面为分散和对冲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另一方面则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高度的杠杆效应,银行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衍生工具交易风险,而一旦衍生工具的潜在风险转变为现实损失,其严重程度和破坏性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银行业积累的风险问题明显暴露。当时银行过度投资于房地产,后来房地产业的衰退给美国、日本、香港、北欧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打击,其中,日本银行业陷入了长期困境之中。而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介入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了拥有230年历史的老牌银行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还导致了日本大和银行、美国第一波士顿银行、美国信罕银行等一系列银行损失案和破产案。这一系列银行事件接踵而至,引起了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广泛重视。几年前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给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风险已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定时炸弹”,已成为困扰和束缚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桎梏。强化风险管理,防范银行风险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我国,防范银行风险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很大,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金融隐患和风险不断加大。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还很小,我国金融呈现明显的国有商业银行主导型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和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因此,研究和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对于确保金融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方面,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系统性防范研究重视不够,特别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系统研究更显不足。因此,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剖析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根源,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信息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等为依托,以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参照系,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它既包括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又包括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实践探索;既有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现状考察,也有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制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构想。本文的整体结构主要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的本质属性、类型,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这是研究我国国有银行风险问题的逻辑起点。为全文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制度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构成了银行风险的内外两个方面、两个层次。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银行风险以制度性风险为主,而对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银行风险则以经营性风险为主。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金融体系不稳定以及宏观环境波动以及制度缺陷及变迁是形成银行风险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对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评介。具体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的主流方法与模型以及风险管理的方向(全面风险管理)作了重点评介,并总结了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笔者认为,研究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三章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现实考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情况,是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的必要环节。笔者首先从经济体制变革、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来探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演变过程,然后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的严重性,最后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宏观微观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第四章针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主导因素是制度因素的这一特征,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制度分析。本章系统剖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制度根源,认为体制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缺陷、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缺陷及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缺陷等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则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系统地提出了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构想。笔者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一规划、循序渐进、里外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塑造新型的政府、企业和银行关系,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体系,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是目前防范国有银行风险和确保银行安全乃至金融安全的主要内容。 总之,笔者认为研究和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对于确保金融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考察,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制度性根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