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论依据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榜首。它的发病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妇女在40-60岁之间及绝经期前后时期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基因研究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小鼠双微体扩增基因MDM2 (murine double minute 2)自发现以来,就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MDM2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参与细胞的某些基本生理过程。MDM2可以和P53蛋白结合以抑制P53的功能,使P53失去细胞的监控作用而过度的增殖,从而形成肿瘤。CCND1基因也是近年来确定的癌基因,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均具有异常表现,并且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基因。目前联合检测CCND1和MDM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CCND1和MDM2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目的细胞周期蛋白CCND1(CyclinD1)基因及小鼠双微体扩增基因MDM2(MurineDouble Minute 2)是近年来确定并且研究较为深入的两种癌基因,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均具有异常表现,特别是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密切。目前联合检测CCND1蛋白和MDM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CCND1及MDM2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与各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即链酶卵白素-过氧化酶法)检测了58例乳腺癌及19例正常乳腺组织(取自I期和II期乳腺癌标本≤2cm,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CND1和MDM2的表达,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CCND1、MDM2的表达差异,其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及两者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且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判断CCND1, MDM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在58例乳腺癌组织和19例正常乳腺组织(取自I期和II期乳腺癌标本≤2cm,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C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 (33/58)、15.8%(3/19); 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 (47/58)、21.1% (4/19)。通过SPSS软件χ2检验分析,两组中CCND1、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CND1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CCND1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特别研究了58例乳腺癌病例中,两种蛋白分别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CND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MDM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发现CCND1蛋白表达与MDM2蛋白的表达相关且具有一致性(χ2=17.918, P<0.05,Kappa=0.472)。结论CCND1与MDM2蛋白均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且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且两者分别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与患者生存率显著相关。同时,两者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说明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