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内容与方法]1、构建标准化预防VTE的护理方案根据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第十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2009年发布的“ICU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南”及201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并咨询6位重症医疗与护理专家最终制定标准化预防VTE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加强基础疾病护理和VTE分级预防护理。基础疾病护理:加强患者原发病的护理,床头放置相关疾病护理流程,患者床头设置护理要点指示牌,每日由责任护士总结患者前一日病情及当日所需要关注的要点,加强护士对原发病护理的重视度。VTE分级预防护理主要包括:①ICU患者使用指南推荐的Caprini量表作为评估患者VTE风险的评估工具。患者入科后立刻评分,之后每日白班责任护士接班后重新进行评分,核对患者风险等级。②将制定好的标准化VTE预防干预措施表及VTE预防措施落实记录表,放置于床头,便于查看及记录。③将标准化护理流程图,与以上两表合订一同置于床头,指导护士主动对VTE的预防措施落实状况进行监督。④每日责任护士查阅并记录患者最新的D-二聚体,凝血四项等实验室指标及其它相关检查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病情及风险评分与管床医生共同讨论,从标准化VTE预防干预措施表内选取适合的护理措施作为当日的预防措施。⑤责任护士按照VTE预防标准化护理流程每日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VTE预防措施。质控护士每日巡回督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及选取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当评分及护理干预措施不合理时,根据标准化护理流程图及时反馈调整。2、标准化预防VTE的护理措施在临床的应用回顾性的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机械通气患者中按照纳排标准选取9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均为预防VTE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并做好相关指导。同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9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标准化的VTE预防方案。标准化VTE预防方法具体内容为:加强患者基础疾病护理,患者入科后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评分进行风险评级,并汇报医生,对不同风险患者按照标准化VTE预防干预表选取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标准化VTE预防质控流程图不断进行质控反馈,确保干预措施选取正确,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内容为:低危风险采用基础预防,健康宣教,鼓励早期床上活动;中危风险采用基础预防加物理预防或药物预防;高危风险患者采用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加药物预防;超高危风险患者同时采用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并且实施超高危监控。所有患者床头放置标准化VTE预防措施表、VTE预防措施落实记录表及VTE预防流程图,每日评估记录,选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落实,质控护士根据VTE预防流程图对已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质量反馈。患者出科时由专项小组成员对家属及患者进行VTE预防重要性宣教,发放预防宣传册、视频二维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VTE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入科时股静脉血流速与入科7天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入科时、入科7天时D-二聚体水平及入科一周内D-二聚体峰值。[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居住地、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疾病分类等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传统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发生DVT10例,PTE2例,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发生DVT3例,PTE发生1例。两组VTE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9.83±4.53天,试验组16.83±3.65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入科时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科7天后试验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24.12±4.09 cm/s,对照组21.34±3.38 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入科时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入科一周内D-二聚体峰值,第7天D-二聚体水平均比相应时期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VTE预防的有效性,降低VTE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增加机械通气患者股静脉处血流速度,降低入科7天内D-二聚体峰值及入科第7天D-二聚体水平,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